林业碳汇交易:两类市场并进 多种机制革新

2019-3-4 09:34 来源: 生态话题

我国林业碳汇交易发展进程


我国当前的林业碳汇交易都属于项目层面的核证减排量交易,项目类型主要有3种:一是清洁发展机制(CDM)下的林业碳汇项目;二是中国核证减排机制(ccer)下的林业碳汇项目,包括北京林业核证减排量项目(BCER)、福建林业核证减排量项目(FFCER)和省级林业普惠制核证减排量项目(PHCER)等;三是其他自愿类项目,包括林业自愿碳减排标准(VCS)项目、非省级林业PHCER项目、贵州单株碳汇扶贫项目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2004年以来共批准了6个林业CDM项目,其中5个已在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成功、2个项目的首期核证减排量被签发,部分减排量被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购买。

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截至2017年3月底公示了近百个项目设计文件,目前仅13个项目获得备案、3个项目的核证减排量获得签发、1个项目的首期签发量成功出售。同时,BCER途径预签发了3个林业碳汇项目首次监测期内的60%的核证减排量,其中的72615 吨挂牌成交了265.5万元;FFCER途径备案了7个林业碳汇项目,签发了118.0万吨核证减排量,其中的27.4万吨实现了525万元的交易收益。

其他自愿类项目:截至2017年底,VCS标准注册了我国的6个林业碳汇项目,签发了其中2个项目的核证减排量,云南、福建和内蒙古的项目业主与相关公司签署了碳汇交易协议,内蒙古卓尔林业局获得了40万元碳汇收益;广东区域碳市场中出售了7个林业项目生产的省级PHCER,相关方获得近400万元收益。

此外,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为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倡议实施的多种林业碳汇项目,包括碳汇造林项目、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竹子造林碳汇项目、大型活动及公众排放碳中和项目等,也于2011-2017年间陆续实现部分减排量交易;其他碳汇行动,如购买碳汇履行植树义务、蚂蚁森林植树减碳以及单株碳汇扶贫活动等,也在持续发展中。

美国大烟山国家公园 何桂梅摄

启示

碳汇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政策驱动型交易,市场需求主要来源于政府或企业强制性限排规定,产品价格通常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体系完善是一个长期伴随国家或区域碳定价行动发展的缓慢过程。因此,结合我国现行实际来看,其主要启示包括:一是并行发展多种机制,在国家和行业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立足国内减排市场需求,试点多种机制,以探索总结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二是量化报告碳汇共同效益,尤其是社区扶贫、技能培训、妇女就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适应、林地确权及水安全等,借鉴国际经验,不断研究量化、核证报告,宣传推广碳汇项目的非碳效益成果,以提高碳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使生态效益补偿可持续发展。三是拓宽碳汇项目融资渠道,统筹制定阶段性碳汇市场培育目标,灵活运用激励政策和补贴机制,将市场途径和非市场手段相结合、公共部门资金和私营部门投资相结合、项目活动与属地行动资金相嵌套,开发碳金融产品服务林业产业,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林业增汇减排行动。四是探索完善碳汇交易体系,在激励政策、参与途径、管理模式、宣传引导及技术支撑方面夯实基础,统筹协调多种政策体系,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扶贫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绿色低碳经济转型、节能环保以及《巴黎协定》机制落地等,探索增强整体性、协同性和系统性的实施路径,提升综合行动效率。
123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