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3:石油利用加快转向非燃烧领域
本轮低油价直接造成上游投资锐减,引发了未来石油供应短缺的忧虑。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2014年至2016年间,全球能源投资持续下降,每年下降比例约为25%。尽管从2016年起投资呈现回升,但仍未达到高油价时代的水平。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多认为目前上游领域投资状况仍不乐观,全球能源业应对这一尚未显现的风险提高警惕。陆地和海上一些回报周期长的项目投资缩水幅度尤为明显,而这与全球经济发展目标相悖。
在这一过程中,石油的非燃烧利用成为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包括作为
化工产品原料,制成润滑剂、沥青等。IEA预计,
石化产业将占到2030年石油新增需求的三分之一以上,到2050年该数字将达到近50%,超过卡车、
航空和航运。与此同时,在燃油经济性改善、公共
交通普及、替代燃料和电气化的共同作用下,当前石油需求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乘用车的重要性将会减弱。
挪威船级社在展望中看好新原油直接制化学品工艺,指出这一工艺将代替传统炼化技术。最近,沙特阿美宣布了一项大型原油制化学品项目,预计将日处理40万桶原油,其规模为全球目前唯一的新加坡埃克森美孚原油制化学品项目的5倍。这一全新工艺具有降低原料成本、能耗和
碳排放等优点。两个项目投产后,制乙烯成本将比亚洲同类产品每吨低160美元和200美元。这将大大促进原油利用向化工领域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