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关于全面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

2014-8-7 15:15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城市公共设施领域适度竞争

  对于提高国企市场竞争力,《意见》提出,将推动城市公共服务类企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运营,通过行业内的适度竞争,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竞争类企业将推进以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构成。城市公共服务类企业将积极引入社会和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评价机制;特殊功能类企业可建立管理委员会为决策机构、经理层为执行机构的管理架构。

  在人才选聘方面,竞争类企业经理层人员逐步以市场化选聘为主;城市公共服务类和特殊功能类企业提高经理层市场化选聘比例,并引入行业专家、专业人士及优秀企业家进入董事会。

  《意见》还提出,要加快解决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非经营性资产处置、农租房腾退等问题,力争到2020年基本解决国企历史遗留问题。

  张工:改革的目标,一方面是将国资配置到首都重点发展的行业领域,服务国家和首都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就是要坚持市场化方向,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推动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形成市场化的经营机制。比如在城市服务保障方面,政府要在运营领域加强市场化运作,通过行业内适度竞争,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企业则是要提高城市运营保障能力和市场化运作水平,在服务首都发展中形成企业竞争的新优势。

  设定重点国企研发投入指标

  在北京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战略机遇期,如何通过改革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意见》提出,要利用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加强国企与中关村企业、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通过相互参股、技术联盟等方式,促进资本与技术的有效融合;要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国企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应达到3%;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大气污染治理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批成果。

  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意见》还提出了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理念,鼓励企业建立新型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加强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结合,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探索服务型制造、绿色供应链、新金融服务等商业模式。

  张工:当前,首都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京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明确了首都“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首都国企改革发展既要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又要与自身的城市功能定位、资源禀赋相协调。北京的国企是在明确全国科技中心定位之后,更加强调创新驱动的要求下寻求发展。《意见》明确要求市属国企成为落实首都战略定位、引领重点产业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因此,市属企业必须紧紧围绕首都战略定位和特大型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处理好首都战略要求和自身发展的关系,实现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在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准定位。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