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8-7 15:15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鼓励民企参与国企改制重组
国企所有制形式将有哪些新变化?《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市属国企与中央企业的合作,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和相互换股等多种形式,实现股权多元化;鼓励有诚信、有责任、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资本企业改制重组;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竞争类企业上市步伐,推进具备条件的一级企业实现整体上市。到2020年,国有资本证券化率力争达到50%以上。
此外,根据不同企业的功能定位,本市将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对城市公共服务类、特殊功能类企业,国有资本保持绝对控股;对竞争类企业,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其中战略支撑企业国有资本保持相对控股,一般竞争企业国有资本可以相对控股或参股。
据了解,2014年市国资委将重点开展一级企业股权多元化试点,力争在一级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上实现突破。
张工:当前就是要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大国资功能,促进各种所有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具体的路径包括推进市属企业与央企、跨国公司和外资、民企、各类社会基金和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将市场、社会、出资人三者力量结合,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共同推动市属企业主业上市或整体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优化国资配置是改革关键
《意见》提出的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80%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到提供公共服务等领域。《意见》同时绘制了提高国资集中度的实施路径:在国资存量方面,按照资产同质、经营同类、产业关联的原则,推动国资向优势产业、企业集中,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产业集群;在增量方面,鼓励国有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文化创意、高新技术、新兴服务业等领域,同时加大国资对节能环保、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城市运行服务的投入力度。国资增量一般不再以独资增量方式进入完全竞争领域;在清理低效无效资产方面,将推动国资从不具备竞争优势、效率低下的企业退出,从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的产业以及低端环节中退出,把腾退出的资源用于发展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产业。
此外,本市还将统筹国企的资金、技术、土地等资源优势,在服务和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和城市群协同发展中发挥作用,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在大气污染治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运营服务上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为更好地优化国资配置领域,本市还将在现有一级企业基础上,改组改造几家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国有投资运营公司,这些企业将根据市国资委授权,经营所投资企业国有资本,实现产业集聚和升级,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张工:优化国资配置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目前,国资分布过散、战线过长,不少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要实现国资国企改革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提高国资的集中度,围绕首都“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和特大型城市禀赋要素特征,将国资配置到首都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服务于国家和首都战略目标。同时围绕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的产业发展趋势,引导企业聚焦主业,大力压缩管理层次,向价值链、产业链高端环节发展,加快培育以品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