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改革试点引领甘肃省张掖市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8-10-15 17:09 来源: 中国环境报

环评改革都改什么?


围绕三个大目标和两个基础性目标设计环评改革框架,分区准入、分类管控、评管并重、优化服务

中国环境报:张掖市的环评制度改革,具体改什么?

黄泽元:从环评制度自身看确实有一个设计不尽合理的问题。一是环评的范围非常大,该环评不该环评的都一个标准环评。因为范围大,实际中出现了许多无效的环评,浪费了企业的成本;另一种,环评变成了项目建设的紧箍咒,一旦强调环保上的责任,大家都把责任向上推向下卸,使整个环评制度运转不灵。

另外,环评只是环保的其中一个环节。现在的问题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环评上,后续的执行监督环节上有缺失,导致环评评了却没执行,不该排放的排了。这造成了有些环评是个真环评,但在执行环节是个无效的环评。

另外还要解决两个技术性目标。一是对企业要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包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把降低的成本更多地用于环保本身,这比环评更重要。二是减少政府部门以环评谋私利,减少权力寻租空间,把环保做得更好。

环评试点改革中我们围绕3个大目标和两个基础性目标设计环评改革框架。3个大的目标包括,建立一套适合张掖市情、符合发展潮流,既能促进发展又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再制定一套设计合理、运转灵活的环评审批流程,健全一套环保全程监管系统。

中国环境报:请您详细介绍一下环评改革框架。

黄泽元:可以用“分区准入、分类管控、评管并重、优化服务”16个字概括。

一是分区准入。我们把全市分为特殊环境敏感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城乡人居功能区和工业准入优先区,打破了过去项目无论在哪个区域审批,环评都一模一样的问题。按照分区准入的原则,有些地方是禁入,有些地方是限制准入,有些地方是优先准入,从区域上区分开来。

二是分类管控。改革初期,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根据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将建设项目分为申报、备案、审批三大类,现已逐步规范为备案、审批两大类。按国家规定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其他需要编制报告书和报告表的项目分为A、B两类严格进行审批,其中B类项目取消了专家技术评审环节。这样,项目的类型区分开后,真正需要做技术评估和实施严格环评审批项目的就会大大减少,减轻生态环境部门的负担,也能够节省企业的时间成本。

三是评管并重。过去我们环评重评轻管,项目评的时间太长、耗费精力太多,也会造成没有时间去监管。所以我们这次改革就是从过去重评轻管、有评无管,将重心下沉,向评管并重转变,让生态环境部门腾出更多时间,把重心放在监管上。

四是优化服务。做好企业服务,做到一个县一个窗口,一个县一个专业人员,专项对接企业环评事项,实施一窗受理、一网通办、限时办结的制度,优化企业的服务,这也是我们改革中最主要的内容。

中国环境报:改革的目标和任务都很明确了,接下来具体是怎么改的?

黄泽元:划分权限。按照该放则放、能放全放的原则和环评上收、监管下沉这两个原则来划分市县两级的权限。市级以环评为主,评管并重,县级以环评为辅,监管为主。把真正需要环评、做技术评估的、做重大环评的审批A类项目全部放到市级,由市级来统一评价环评;把其他项目全部放到县级,县级从大量的环评中腾出时间来做好监管。所以说,我们这个改革叫环评为主,评管并重,县级以监管为主,以环评为辅,做到了权限分明、权责对等。

再造流程。以往在推进一些改革中,有时会让社会公众和企业不知所措,就在于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原来旧的流程打乱了,新的流程尚没有建立起来,造成企业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我们重视流程的再造。公开了环评的内容、条件、程序、时限,并配套了一个方案、两项制度和7项措施,把环评的每个环节都公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外人知道第一程序是什么,第二程序是什么,第一程序在哪里,后续在哪里,所以说主要就是流程再造。

用好网络。运用好现在的技术手段来加快环评,我们实行了一网受理、一网通办。现在,张掖市的环评审批已经全部实现了网上办理,企业不再需要提供纸质的环评报告和文件,包括审查、专家评估等都在网上进行;同时,实行了电子监管和实时监察,一个环评事项办理到哪个环节、办理超时等会自动提醒,提醒审批人员要加快办理;有关部门也可以随时查看这个环评进展到哪一步,卡在哪里。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