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圈盛会图文在线直播】第九届地坛论坛——生态文明与绿色金融

2018-8-16 10:42 来源: 易碳家

第九届地坛论坛


“第九届地坛论坛”于2018年8月16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生态文明与绿色金融”。

主办单位: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

承办单位:
北京环境交易所
北京绿色金融协会

支持单位: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

会议日程:

09:00-09:30 领导致辞
赵华林 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霍学文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
主持人: 栗志纲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

09:30-10:00 签约仪式
北京环境交易所增资扩股签约仪式
北京环境交易所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签约仪式
环交所、中美绿色基金与伙伴企业绿色发展合作签约仪式
主持人:王辉军 北京环境交易所常务副总裁

10:00-11:00 主旨演讲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污染防治攻坚战
李 高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
杜祥琬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原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建坤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徐华清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
洪继元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姚 辉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主持人:杜少中 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低碳智慧研究院院长

11:00-12:00 主旨演讲二:绿色金融服务生态文明
马 骏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徐 林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主任、财政金融司司长、规划司司长
叶燕斐 中国银保监会政策法规局巡视员
徐 笛 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蚂蚁森林总经理
主持人:梅德文 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栗志纲

“第九届地坛论坛”于2018年8月16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栗志纲出席并主持大会。


国资委赵华林:央企要担起责任 搞好污染防治

国资委赵华林:央企要担起责任


赵华林: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参加本次论坛,我来过好几次,今天特别高兴,看到高朋满座,有很多专家、学者在国内外都很知名。

还有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今天是北交所成立的第十个年头,所以,首先热烈祝贺第九届地坛论坛开幕,另外也祝贺北交所成立第十年。

我感觉论坛是越办越好了,我参加过几次,论坛就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低碳排放、绿色金融等等为主题,在生态文明的建设推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探讨了许多重大问题,有许多专家、学者借这个论坛发表了很多有影响的观点,在全国众多的论坛里,我们这个论坛办的是非常好的。

今天论坛的主题是“生态文明与绿色金融”,非常鲜明,通过这个研讨一定会使大家对生态文明的理念有进一步的、深刻的认识。

另外搞环保,搞生态文明离不开金融。我作为环保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工作中跟环保接触很多,参加了很多环保方面的事情,北交所在环境方面,致力于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有很多是开。。。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www.tanjiaoyi.com/article-24623-1.html

北京金融工作局局长霍学文:推动为绿色金融产品做好环境披露

【第九届地坛论坛】北京金融工作局局长霍学文:推动为绿色金融产品做好环境披露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

霍学文:大家上午好,我代表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对地坛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北京碳市场建设发展,北京绿色金融发展的各位领导、来宾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地坛论坛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到第九届,已经成为聚焦低碳发展与绿色金融的品牌性论坛活动,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生态文明与绿色金融”,如果说“生态文明”已经是耳熟能详,那么“绿色金融”也日渐成为人民的行为选择,金融的标准选择和国家经济发展底色。

今天,看到这么多的行业领导、专家、业界机构聚集一堂,关注绿色金融发展,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同时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城市,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绿色金融体系,共同促进绿色金融发展。

正如大家所熟知的,习近平主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这既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绿色产业,着力提升产业附加值... 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www.tanjiaoyi.com/article-24624-1.html

生态环境部李高:坚定不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战略


李高: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九届地坛论坛,我也代表生态环境部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也对各位领导、来宾表示衷心感谢。

在这个论坛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从来没有缺席过,所以我们也希望地坛论坛越办越好,继续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发挥作用。

还要特别祝贺北京环交所成立十周年,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北京环交所在工作当中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培养了很多人才,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我们也希望北交所今后发展越来越好,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想大家都有一个切实的感受,今年的夏天闷热高温,这是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影响的例子,不仅是北京,实际上全球都在发生。今年以来,全球地表温度再创新记录。这也提醒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气候变化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

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都构成了长期的威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全局性、长远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的问题,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是我们自己要做,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本文来源于易碳家。

这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步,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指出,要积极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推进引导,建立公平和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也有幸参加这次大会,听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而且习总书记在讲话当中多次强调,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和他的一些经历做出评论,所有参会者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体现了习总书记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高度重视。

下一步,我们要以总书记的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要求,全面推进国内国际工作。近期,经调整,生态环境部将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当然更具体的工作由气候司来承担,下一步,我们要成立沟通协调机制,同时地方的机构改革也即将召开,我们将支持地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机构的成立,形成上下联动。

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减少碳排放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与实践,我们将坚持开展防治污染排放的工作,逐步扩大市场覆盖率,行业范围,发挥市场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要重点抓好几项工作,一是完善制度体系,二是加快推进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是加大相关政策的协调能力,四是进一步加强相关建设。

近期我们将发布发电行业的技术指南,做好从发电行业率先启动运行相关工作,也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贡献思想,贡献力量。发展气候金融是做好十九大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目的是引导资金更好地投入环境领域。今年新增加了人民银行作为支持单位,这是我们给国务院提出的建议,源于我们推动国家的金融体系,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目标做出系统影响力的考虑,我想这样的安排为今后的金融政策引领、目标、任务的落实有机地结合创造了条件。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地方开展了气候金融的实践,积极推动气候金融的合作。我们还要进一步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从国家的层面,促进金融体系更好地为应对气候变化服务,从金融行业的角度,新的金融制度的创新政策、标准产品规划支持,从地方政府的层面来支持相关的实践和创新,同时我们也积极支持在推动小微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气候变化低碳发展。

我们希望今后大家进一步交流合作,共同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气候变化工作的差距。习总书记强调,不是别人要做,是我们自己要做。我们看一看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这些措施调整优化结构,植树造林等等跟国家发展政策方面完全一致,而且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我们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情况下,目的就是引领国家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地方行业不要只想着打着低碳的旗号,而不愿意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要努力干,而不是说。

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当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实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进一步发挥好应对气候变化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我们在气候变化领域一定要采取政策措施,也将为我们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重要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杜祥琬谈碳交易:低碳金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

杜祥琬谈碳交易:低碳金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原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

杜祥琬:大家早上好,地坛论坛我参加过几次了,主要是来为大家推动中国低碳发展所付出的努力点个赞。一个社会的进步,快一点,慢一点虽然很重要,但放在第一位的是掌握好社会发展的方向,我想从经济社会角度来看,低碳发展是要坚定不移的推进方向,是一个核心导向。

我讲四点。第一个就是低碳是能源转型、经济社会转型的基本方向之一,也是满足人们对基本生活质量的诉求,减缓气候变化,国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低碳发展不仅是全球共同的发展方向,也是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

但是低碳转型确实不容易,难在对高碳发展路径的惯性依赖,所以需要观念的转变,需要政策的导向,也更需要坚韧不拔的努力。我根据世界银行的原始数据,选了几个体量比较大,与中国有可比性的国家,不管是加拿大还是欧洲一些国家,在发展初期(爬坡阶段),随着人均GDP的提高,人均能耗是上升的,但是人均GDP到了2万美元时,人均能耗就不再提高了,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人均GDP可以继续提高,但是人均能耗不再上升,这一点对中国是非常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易碳家。

我只想说一点,低能耗、低碳是可以走向现代化的,数据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按照中国本世纪前十年的状态,是走不通的,现在要转型发展就是这个意思。

发达国家有两类,一类是高碳型,第二类是相对低碳型。国内的实践表明,低碳可以走向现代化,不一定都非要高碳,我想说一下,比如说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比较早,能源结构调整也比较早,基本上没有重度雾霾。

我给大家几个数据,广东省从2000年到2007年,GDP提高了8倍,而PM2.5降到了每立方米34,现在北京改善后已经是59的样子,这就说明低碳可以发展,经济跟环境可以双赢,珠三角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点想说一下节能提效是节能减排之首,IEA估计,2050年节能提效对GHG减排贡献38%,在我们国家也是这样的,我们有不少的努力,本世纪前15年,我国能源强度下降了30%,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效提高了19%,但是到现在我们单位GDP能耗仍然偏高,2016年的数据,我们现在能源强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5倍。

也就是说我们有很大潜力,潜力在哪里?首先是能源结构,高耗能产业占比不应该持续扩张,我们水泥产业已经是每年二十几亿吨,达到全球的60%,美国在20世纪共消耗水泥46亿吨。产业结构里有很大的潜力,现在中国还处于建设阶段,建设型能耗很多,但是浪费也很大,房子就是很好的例子。产能过剩导致的系统性能源浪费也很高,比如说煤电行业整体在低效运行,2015年全国煤电厂运行时数4300,2016年4100,去年4200多,我们现在是70%的运用效率。

还有产业抑制不合理需求,比如说奢侈性的消费及浪费,这样不是我们的潜力,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这些既利于节能又有能力提升的产业。还有一个是技术节能,比如工业方面,每千瓦时供应煤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每千瓦时供电消耗的煤炭大概是310克,但是如果把所有的电力厂都改造成每千瓦时用煤270多克,就节省很多。另外建筑节能潜力很大,采暖、照明等等。

交通建筑绿色出行,提倡小排量电动车、化解堵车都有很大的潜力,北京市研究报告说,堵车造成的浪费占本市GDP的约7%,这是几年前的报告,现在大家知识无人驾驶新能源车已经开出,传统能源车淘汰倒计时开始,智慧交通将带来深刻的变化。

智慧能源互联网,能源网络和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电网、分布式低碳能源网络优化结合,并且储能技术结合,大幅度提升能效。

第三个是能源结构低碳化,能源结构低碳化是必然的进步方向,煤炭的高效利用,要做清洁高效的改造,散装煤应该是替代而不是减少。另外要鼓励CCUS创新。

国家已经公布,逐步降低煤耗总量占比,这是煤炭现在在2017年60.4%,我们公布的十三五规划里面里面2020年58%,2050年要低于30%,规划里面已经有的数据。

天然气是相对低碳的化石能源,应该着力发展,美国的Net Power公司实现了天然气技术零碳排放,把二氧化碳内置铺集,使之成为发电过程的一部分。

高质量、高比例发展非化石能源是长期努力的方向,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增加对GHG减排可以贡献32%,如果再加上核能的贡献,非化石能源贡献可以大于40%,非化石能源的经济性、技术能力、制造业能力技术都在进步当中。本文来源于易碳家。

分布式、微网、新能源业态将创造智慧能源新的路径。济南推出了全省首条高速光伏公路,车辆畅通无阻,路面下面光伏组件发电。高质量、高比例发展非化石能源是我国、乃至全球能源转型的方向,是各国竞相争占的战略制高点。非化石能源比例到2025年达到15%,2030年达到20%,2050年达到50%以上。

最后,低碳金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可以通过市场手段将生态环境影响的外部性内生化。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碳交易——以二氧化碳减排为直接目的,同时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的管理改进,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型,促进社会节能、节电,提高能效,碳价预计会上升,交易覆盖面会逐步全面。

除了碳交易之外,像配额制,绿色证书等等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金融领域一些新的技术,比如说区块链、智能合约等等的出现将会促进发展。能源电气化、智能化、数字化、低碳化是必然趋势,分布式、储能、微网将建设灵活的电力系统,电力交易将在新的交互型模式、互联网模式下提供服务。

对新能源补贴将向补贴用户、整合区域电网的方向转变,能源的运行维护和服务将更加便捷和进步,能源行业与5G网络的深度融合,将为能源的转型升级提供新型而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我基本讲的就这个意思,归纳起来一句话,就是低碳转型是我们要坚持和鼓励的方向,谢谢大家。

何建坤:应尽快将碳交易从发电行业拓展到高耗能行业

【第九届地坛论坛】何建坤:应尽快将碳交易从发电行业拓展到高耗能行业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

何建坤: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和国内应对。大家都知道,气候变化是当前地球面临的生态危机之一,在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就要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路径,社会生态必然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对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同志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及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等思想,对全球生态文明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习主席提出,我们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为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核心是要实现两个共赢,一个是把环境气候变化作为发展的机遇,实现人和自然可持续发展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互利合作,在各国合作当中实现互惠共赢。

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中国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立足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统筹经济、能源、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治理,制定积极有力度的自主贡献减排目标。为我们在法律协定下提出了2030年有力度的GDP强度下降目标和二氧化碳的目标。本文来源于易碳家。

当前,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转变发展动力,以绿色发展转变发展模式,能源消费的弹性有较大的下降,消费的弹性大概在0.6左右,现在大体上下降到0.3左右。

在能源消费弹性下降的同时,我们的GDP增速也有所放缓,进入新常态以来,GDP从过去的10%左右已经下降到6.5%-7%的水平。经济增速的放缓和能源消费弹性的下降,都将促进能源消费的增长趋缓,能源增长已经从将近7%下降到3%以下。

总能源需求增长缓慢,煤炭消费量已经开始下降,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二氧化碳的排放增长就显得非常缓慢,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2017年已经比2005年下降45%,已经提前三年完成了我们对全球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这样的目标。

在十三五期间,未来几年随着经济的平稳向好,能源消费可能会有所反弹,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还会有缓慢的上升,但是绝对不会出现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趋势,按照当前的趋势,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强度对比2005年下降50%左右。

另外,十九大以后,我们提出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结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低碳转型的目标导向和协同对策。当前有两个方面的工作值得重视,一个是我们为了降低空气的污染,降低煤炭的消费使用,用电力来取代散煤,减少碳污染排放,又可能增加非化石能源的使用,因为当前在能源总需求增速趋缓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还要继续发展,用电力取代煤炭。

另外一个就是在当前已经启动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当前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从发电行业开始启动,应该尽快把它拓展到当前高耗能产业,因为这样才能使得电力需求的下降,另外我们要以碳市场为导向,整合措施,进行协同治理。比如说当前对企业的煤炭交易以及能源总量的控制,应该逐渐到碳排放总量的控制以及碳市场的要求,这样综合治理可发挥更好的作用。

2020年-2035年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和法律且定提出到2030年自主承诺目标时间是一致,而且在政策力度也是有效率,2035年我们提出生态环境根本要好转,美丽中国的目标基本实现,实现一个目标必须要坚守煤炭消费的总量,有利于实现我们NDC的目标。

特别是结合国内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组合,我们可以促进二氧化碳排放的早日达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就意味着化学能源的消费不再增加,也意味着生态环境的根本性转折。为这两个目标的统筹实现,有利于推进我们国内生态文明建设。

2035-2050年,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健康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要世界领先,我们也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健康美丽中国,健康美丽中国也必须是一个低碳排放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的方式。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也要和全球实现公共卫生不超过两度的目标结合在一起。本文来源于易碳家。

我们要以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为主导,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建设,可以为世界走上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提供中国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推动世界范围之内生态文明的建设,建设全球生态文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变革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各国共同实现气候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全球气候变化的领域有可能成为我们国家秉持共商共建的格局关系理念,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行领域和政府范围。

当前正在落实《巴黎协定》具体实施细则,今年的气候大会也将开展,我们要积极推进《巴黎协定》的落实和实施,讲好中国故事,为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走上绿色、低碳、讯含的发展路径贡献我们中国的智慧和中国的力量。

好,谢谢大家。


徐华清:推进区域碳交易试点向全国过度还存部分阻力

【第九届地坛论坛】徐华清:推进区域碳交易试点向全国过度还存部分阻力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

徐华清: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上午好,很高兴参加第九届地坛论坛,今天有幸跟各位就我国碳市场建设新形势、新目标和新任务,讲几个小观点。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这是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气候大会上向国际社会发出的强烈信号。习主席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也明确发出信号,中国将建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采取政策、法规等一系列的手段来推动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同时,习主席还在2017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进一步强调,要让市场起决定作用,要紧紧牵住创新的牛鼻子,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球的气候安全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提到引导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而且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有效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绿色低碳的水平。第一要努力培育绿色低碳的新动能,第二要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经济体系。第三要推动构建绿色低碳、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第四要倡导检阅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从国际层面看,我们也明确提出三方面的重要任务,第一直接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升我们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第二,落实好减排承诺,信守我们对国际社会和全世界人民的承诺。第三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引领全球的气候合作。

刚才我们几个领导也讲到了,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还有生态文明历史发展,以及气候变化四个方面的关系,明确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社会化的国家战略,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来提升我们国内的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而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空间战的意见里面,进一步强调和扎实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进一步统筹深化低碳试点。

第二,新目标,中国十三五的规划纲要里面明确提出要主动控制碳排放,要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要有效地控制碳排放总量,为碳市场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规划里面,明确提出要重点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的碳排放,要推动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要推行节能低碳的电力调度,而且明确提出电力行业的碳排放的度数目标,大型发电集团单位供应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550克千瓦时以内。

为优化开发区提出了目标,要在2020年前碳排放要达到峰值,而且作为全国的低碳世界城市,北京还要深化各类低碳事业,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这为我们推动形成碳市场提供了很好的目标方面的保障。

从目标角度来看,还有三个重要性国务院以及原国家发展改革委文件,为碳市场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第一个是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里面明确提出建立碳权交易制度,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等法律法规。第二个是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两个逐步,第一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第二要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这两个逐步也给全国的总量控制和落实机制,以及配额的总量目标和配额的分配方案明确了方向。

第三,去年我们发了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方案,也明确提出要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起归属清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公开透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围绕这样的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尤其是绿色低碳发展,碳市场建设进入攻坚期,社会各方应形成共识,形成合力。从政府层面来看,要为市场建设提供重要的法律制度供给和法律保障,其中一个就是要尽快启动建立全国的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放许可以及相关的其他的制度。

第二很重要的任务,亟待开展2050年中国低排放发展战略目标,这里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项研究工作就是推动长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重大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研究,包括相关的总量控制、碳排放经济社会价值等。

对全社会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快推动社会经济的低碳转型,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二是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黑政府作用来推动碳交易体系建设。

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同事而言,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融合,既有目标的融合,更重要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与排污权交易体系协同作用的发挥。

此外,还要平稳地推进区域碳交易试点向全国市场过度,应该说试点还在路上,我们试点还要有更多的努力,这里面重要的几个方面,第一个如何进一步提升配额分配的科学公平和合理,如何建立健全配额的相关管理制度,同时还要进一步碳素如何建立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第四个方面如何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权益系统交易制度和市场体系,刚才我们何老师也讲到了,我们碳排放交易和用能权交易还有绿色交易,以及排污权交易之间的协同。

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要进一步做好转移以后由地方发展改革委向地方生态环境职能的转变,重构进一步塑造地方应对气候变化,进一步提升地方的能力建设。我也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事业必将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必将也推动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迈向新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也坚信中国的碳市场必将也为中国的绿色资源提供资源,我们也相信北交所赋能,服务低碳发展,服务全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服务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的更好,更强,谢谢大家。

马骏:到2020年上市公司都要进行绿色信息披露

【第九届地坛论坛】马骏:到2020年上市公司都要进行绿色信息披露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

马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绿色金融协会对这次地坛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下面我想非常简短地从国内国际绿色金融发展角度讲几点新的情况,花几分钟简单做一个北京市绿色发展情况的介绍。

从国内来看,大家都知道2016年发的指导文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最近来看有几个新的进展,一个是激励机制,比如人民银行已经引入了支持绿色金融的机制NPN,我们叫宏观审慎评估,这是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评价机制,在这个评价机制当中引入了对绿色信贷表现比较好的激励机制。这些机制已经开始起到了激励银行加大落实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业务的作用。

第二是人民银行推出的再贷款,以前再贷款主要支持一些薄弱环节的业务,比如说小微、三农贷款,现在给绿色支持也纳入了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范围当中,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可以用抵押物,比如说绿色信贷、债券到人民银行借比较便宜的钱,用于开展绿色信贷的业务。

除此之外,地方层面也有一些试点,比如说在国资委方面提出的绿色项目和绿色金融的担保等等方面的支持。

我最近去看了,投资很精准,他把绿色企业分成各个等级,有深绿的、绿的和浅绿的,深绿的企业所提出的绿色项目给予12%的贴息,0.6个百分点的利息政府帮你做,如果绿色稍微低一点就9%、6%的贴息,这种做法已经在各个地方引起了关注。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推动就是要强化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这点在2016年绿色金融指导当中提出,2017年指导意见中也明确,义乌在去年已经做到了。第二个是今年年底,要实行半强制的要求,你可以不披露,但是你要解释你为什么不披露,在香港、新加坡已经搞了半强制制度,由于半强制现在可能是80%的企业,上市公司。根据我们三步走的目标,到2020年,所有的上市公司没有任何理由,必须要披露环境信息,披露什么东西呢?现在我们的主任在牵头这个课题,已经有初步的方案,我认为应该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用水用能等等主要指标都要披露,这样才能让资本市场识别哪些企业是绿色的,更有效的把资源投入绿色企业。

国际上,我想简单讲三个情况,一个是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大家知道这是2016年中国主持G20峰会的时候发起的研究小组,我们有幸代表中国也担任这个小组的组长,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已经三年,今年这个小组改名字叫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研究的课题其实也是绿色的,今年提了三个议题,已经在7月份得到通过,这三个议题分别是要推动绿色资产,绿色资产大部分在银行,我们的绿色债券是新兴市场,作为机构要去持有资产的话,只能在绿色债券比较少的市场上去投资,这么大规模的八万亿的绿色信贷,是目前接触不到的,怎么样让这些投资者能有机会买到,跟绿色信贷搞债券化,全球也是正在形成这个趋势。

第二,最终要通过科技的创新,真正有力推动气候变化的应对,如何推动这样的创新?必须要靠钱,什么样的钱?就是像中美绿色基金这样的钱,要推动中长期的有创新意义的绿色科技,这是今年小组提出的第二个倡议。

第三个倡议就是要用新产品或者叫数字金融的方法去推动绿色金融,绿色金融面临如何识别绿色标的,这个是很困难的事情,比如说如何实现生态有机的农产品,如何识别某一个企业是真正的绿色企业,这个识别的过程非常困难,成本是非常高的,但是由于有了大数据、物联网、AI等等这些科技段,就有望能够大幅度降低识别绿色标的生产的成本,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能够把认证的成本降低90%,那些金融资产的发展比现在困难多。我想这些议题引领未来5-10年绿色金融发展的趋势。

第二个国际性的,去年年底有八个央行共同发起叫央行绿色行动网络,当时是有法国央行和人民银行,还有其他的六个央行发起,现在已经迅速发展到15个国家的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现在网络有三个成果,我有幸代表中国担任第一个中国组组长,第一个就是要研究未来是不是要降低绿色资产的风险程度,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那对全球的绿色金融应该说是很好的。当然还有第二第三个组,分别是德国和英国在主持,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影响,也要研究金融市场方面的。

第三个跟国际相关的进展,就是中英的小组做的工作,这个小组是两国政府共同签署一项协议所提的要求,牵头发起这么一个小组,过去两年做了不少事,今年主要做两件重要的事,一件是推动形成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我们现在已经在起草过程当中,这套体制应该是中国的投资者,英国的投资者和国际的投资者,让他们更多做绿色低碳的投资,减少污染性的投资。

第二项工作是推动中英金融机构披露,我们搞了六个小组,包括工商银行、江苏银行、华夏基金等等,这十大金融机构自愿说我愿意披露自己的体制,从而倒逼企业,为了披露信贷的绿色发展,就必须要求借款人也要提供绿色发展,作为资产管理公司,如果要披露投资的绿色化,必须要去研究上市公司碳排放和各种各样污染指标,形成一个推动整个实体经济强化管理信息披露,加拿大资本市场像绿色领域的倒逼体系。这个小组现在已经把行动计划推出来了,中国已经有四家银行在小组里面,我们第一年要披露绿色信贷余额,环境的效益,第二年要披露污染性信贷余额和环境效应,今后三年当中我们要披露环境压力测试结果,这些在全球都是领先的,在这一两年当中,中英小组做成的成绩模板,可以推给全球金融信息的强化。

最后说一两句,昨天我跟霍书记(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霍学文)聊这个事,这几年的事应该可以考虑,其实成本不是太高。第一个,地方政府拿出一点点钱,补贴当地的绿色发展,可以调动很大的积极性。第二个推动在通州,要搞很多建筑,推动绿色建筑,规定新的建筑必须是绿色的,绿色经营也要配套,贷款、绿色建筑模型。第三要探索京津冀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几年以前就提到,河北有40%左右的雾霾漂到北京来,让更多的资金可以到河北去帮助雾霾治理,同时能够更加有效地,这个也是咱们应该明白的一件事情,也可以让更多绿色企业参与。

还有一个是绿色基金,现在全国在过去三年当中,其实潜力非常非常巨大,我看了一下协会,私募基金几万家,那就是九牛一毛的概念,尤其在绿色科技方面,我觉得还有事情可以做,尤其可以充分利用国际的绿色科技的资源,怎么样在北京能够搞孵化器一样的绿色科技创新,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北京发改委洪继元:积极配合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

【第九届地坛论坛】北京发改委副主任洪继元:积极配合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洪继元

洪继元: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第九届地坛论坛,到今天为止,地坛论坛已经召开了第八次,也已经成为国内低碳发展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年度盛会,首先我谨代表北京市发改委对第九届地坛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北京市低碳发展和碳排放交易工作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5月召开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那么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就是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安排,2011年北京市成为了七个试点之一,积极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同时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适合首都的低碳发展模式,在中央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以及全市重点排放单位、相关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北京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建立起了覆盖电力、热力、水泥、石化、服务业、交通运输等七个行业,同时参与的企业将近一千家,这样的碳交易市场的规模。

我们实现二氧化碳配额累计交易量超过了2700万吨,成交率几十个亿,成交的均价一直控制在50块钱左右,同时我们成交的将近14万亿吨,成交金额也将近500万元,我们利用ccer的成交量达到了2160万吨,成交金额达到了5.42亿元,应该说北京市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总体的运营水平是比较平稳的,价格也相对合理、均衡,交易相对日渐活跃,同时产品丰富多彩。

我们总结了一下北京市在这几年碳交易市场的试点过程当中,应该说走过了以下几个历程,第一个方面来看,我们推动立法和企业配套的政策来完成交易市场的建设基础。从立法的角度来讲,在我们几个试点的城市来讲,应该说北京是第一个,这是2013年开始以来,我们逐步建立了1+1+N的法规政策体系,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同时设立了配额管理,并设立了相应的处罚原则。

第二个就是由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碳排放交易的管理办法,在工作层面上明确了各主体的参与方式,基本程序和工作要求,那么N就是以北京市发改委为主,为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印发了比如说企业相关单位的的核算和报告指南,配额的合理方法、交易的规则和配套信息,交易实施细则以及公开系统招标管理办法,碳排放权利管理办法,进一步开发碳排放交易市场一系列的处罚条例,整个碳排放交易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撑,也构建了运行管理的管理体系,应该说完善制度建设作为碳交易各个环节,已经做到了有法可依,为碳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政策和技术层面的保证。

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北京的法规条例的制定,各个部门相应的一些制度的建设也相对比较完善,市场交易提供了一个根本的保障,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们提出了奖惩结合,严明执行,保证北京碳交易市场的严明律已。受到各方对政策的了解,提高参与意识,同时我们增加培训,还组织专家、工作人员开展上门的服务,确保传达,大力推动法规政策和相应的一些知识的布局。

其次,加大资金的支持,统筹安排市政府资产和市财政的专项资金,对于重点单位,对一些项目都给予了相应的支持,同时我们还为各单位加强减排的内生动力也有效推动了企业赋予的行为。

第三个就是严格执法,在严格执法这方面来讲,北京市率先开展了执法工作,由发改委制定了碳排放交易,明确了重新处罚、从重处罚的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姚辉:今年前7月PM2.5同比下降14.1%

【第九届地坛论坛】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姚辉:今年前7月PM2.5同比下降14.1%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姚辉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