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如何与非标业务的结合

2017-7-8 21:36 来源: 易碳家 |作者: 环维易为

碳金融与非标业务的结合


碳金融,一个近年来非常热门的词汇,涉及到环境保护、金融等大众感兴趣的语境。
从欧洲发展起来的碳排放权交易业务在国内为一批CDM 项目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这也让碳交易及碳金融进一步成为各类机构研究的对象。
非标业务则是近年来国内金融领域的另一个热门词汇,银行理财、非标投资、收益权转让等词汇频繁出现在各类微信公众号上。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够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非标从本质上来说是银行为了规避资本、投向等方面的监管,而寻找出的一条投资路径。
通过分析市场容量、资金投向等问题,我认为非标业务和碳金融目前还缺少一定的结合点。
从市场容量来看,截至2016 上半年,非标资产的余额超过十万亿,比2015 年末增长10%以上,非标资产余额约占M2 的6%。碳金融的市场容量则大致可以做如下测算:预计未来全国统一碳市场准入门槛为年消费一万吨标准煤以上,碳配额年60 亿吨左右。目前,七个试点地区的平均换手率为1%-5%。如果仅考虑现货,交易价格按20-30 元/吨计算,交易额预计可达12 亿元至90 亿元;如果进一步考虑期货,交易活跃性可能大幅提升,交易金额将达600 亿元至4000 亿元。从两个行业的市场容量看,目前碳金融的市场偏小,远不能支撑非标市场的巨大资金容量。
从非标资产投资方向来看,地方融资平台与房地产是最主要的两大行业,投向实体经济非标融资产品的很少,这也是由于目前非标产品侧重于规避监管的属性所决定的。碳市场由于专业程度高,还没有非标资产介入的案例。
但同时,随着2017 年全国统一碳市场建立,市场容量及市场参与者将大幅度增加,游戏的玩家增多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新鲜理念。而在资金端,大众理财作为非标业务主要的资金来源也需要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新理念,投资者对于带有环保、能效概念的产品接受程度会逐步提高,房地产和平台项目的故事在目前去杠杆的背景下越来越不好演绎。
作为非标、大资管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将积极保持对碳市场的关注,一方面为自身业务寻找更多的项目来源,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在国内节能减排领域开展实际行动。(方旻先生,江苏卓正盈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