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能源转型将面临大选考验

2017-5-7 00:39 来源: 磐石环境与能源研究所 |作者: 林佳乔

未来EEG 2.0将面对的困难和挑战的挑战


关于改革后的EEG将如何影响德国无核和低碳能源供应的观点仍然存在很大差异,EEG 2.0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实现气候目标并保证社会公平性的同时,能够实现成本效益更高和适应性更强的可再生能源系统。EEG 2.0被认为是一项有争议的改革并引起几乎所有的利益集团的激烈讨论,这对于一个技术性较强的能源政策改革来说是非常少见的。虽然它在经过广泛的谈判和磋商之后被通过了,但是EEG 2.0仍将面临如下诸多挑战:

1、气候变化目标的实现

环保组织在过去几年中激烈争论的问题就是EEG 2.0可能会导致德国不能实现其气候目标。EEG 2.0主要针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陆上风力发电规定了具体的新增装机目标增长区间,这将限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模。这些区间被认为不足以满足德国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也无法满足2025年以后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并可能导致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再度增加[3]。

2、就业问题

截至2015年,从事可再生能源相关工作的人在德国已经超过了35万[4],所以很多人对EEG2.0 提出了不少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该法将减缓德国的能源转型,并使很多人面临失业的风险。 如果考虑到未来交通和供暖部门电气化需求的增长,EEG 2.0中规定的增长区间将不足以满足可再生能源电力需求的扩张。

3、引入拍卖机制后的市场表现

可再生能源拍卖机制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投标人的竞争水平和项目的实施率。虽然EEG 2.0 中的竞争性招标过程设计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实施率,并在项目未履约时依据合同进行处罚,但是投资者有时仍会提出不切实际的低报价以赢得投标,而在之后无法完成项目。为了提高成功率,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拍卖体系在制定时将更偏向于大型企业,因为它们大多数是公共基础设施提供商,具有充足的资金和丰富的经验,并且技术更加先进。

4、对非工业用电消费者的公平性

为了保持德国工业的全球领导地位并保障国内就业以实现强大的经济竞争力,自EEG 2004以来,为了维持其国际竞争力,能源密集型产业一直享有优惠电价。享有这一特权的工业企业的数量已经从2005年的297家增加到2014年的2098家。这些公司不需全额支付EEG电力附加,2013年豁免金额高达40亿欧元,而这部分金额由没有享受优惠电价的消费者来承担,如非能源密集型企业和普通家庭[5]。

结语

虽然德国的主流政党多年来一直支持可再生能源,并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为其发展提供有利的监管环境,但是目前来看各方对于EEG未来的政治支持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 例如,德国极右翼德国选择党(AfD)就对能源转型政策已经发起了严峻的挑战,甚至建议要求取消EEG,并质疑气候变化是否确实由人为引起[6]。自由民主党(FDP)则表示要取消EEG中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所有补贴,质疑能源转型政策对于自由市场的破坏,并有损德国经济。德国的主流政党可能会在气候政策立场做出妥协,以赢得依赖煤炭地区和煤炭行业协会的支持,而这会威胁到如何完成EEG中设定的发展目标和新引进的拍卖体系运作。

本文改编《磐石能源评论 2016-能源转型问题系列分析》

123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