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EEG带来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黄金时代
通过回顾德国EEG的发展历程及其进行数次修订背后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EEG的过去和未来。自从EEG于2000年颁布以来,它经历了5次主要修订,最终演变至目前的EEG 2017 。虽然EEG原本计划每四年修订一次,以适应可再生能源
市场和技术发展,但是联邦政府的政权更迭导致对EEG进行了修订比原计划更频繁了,使其内容不断增加,这不仅反映出经济和技术条件进步需要对法案进行修订,同时也反映出EEG需要满足政治共识的需要。对EEG修订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技术发展、气候变化承诺以及坚定的政治决心。
德国在EEG 2.0以前的能源政治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情况相反,具有丰富经济资源和强大政治关系的大型能源公司并不能阻碍政德国的
政策制定者建立和实施具有雄心的能源和气候政策[1]。尽管不同党派组成的联邦政府的政治议程不尽相同,但是都在对EEG和其他能源相关的立法改革中,决心要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关闭核电站、逐步淘汰燃煤发电和实施EU ETS。
EEG曾面临过的
主要挑战
由于EEG早在2000年就颁布实施,当时无法预见可再生能源的长期发展路线,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可以概括如下:
1、风电发展的不平衡
尽管具有环保意识的政策制定者以及环保组织希望能整体性地提高陆上风力发电水平,平衡高风速和低风速内陆地区的风电发展,但是德国低风速内陆地区的陆上风力发电水平仍然相对较低。这引起了关于是否仅需关注高风速沿海地区风力发电建设的争论。此外,南部地区州政府觉得发展风电会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而北部和东部则非常支持风电的发展,认为可以提高当地的工业生产和就业水平。风电发展的不平衡性迫使EEG立法者考虑在已有大量风电装机的地区限制新增装机,并对中部和南部地区发展风力发电给予更多的支持。
2、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效益
EEG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了最多补贴,导致光伏发电量与EEG支出的补贴并不成比例,所以太阳能光伏在成本效益方面一直是最具争议的一种可再生能源。从2010年到2015年,光伏发电已占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然而它在2010年的可再生
电力消费占比中仅为10%左右,2015年增至20%左右[2],而在EEG 2009之前的情况更加糟糕。因为投入过高而收效甚微,人们因此对太阳能光伏发电补贴较高但效率低下产生了担忧。因为太阳能光伏对补贴具有巨大的需求,而且供不应求的太阳能电池板则让电力消费者所承担的成本费用变得更高,太阳能产业因此也被指责获得了巨额利润。
图1:德国2005-2015年间在净电力消费中不同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
来源:Recent Facts about Photovoltaics in Germany, Fraunhofer ISE
除了上述提及的这些
问题以外,EEG还将继续面临其他的一些挑战,诸如市场和可再生能源电网整合、如何简化复杂的EEG规则、以及与其他欧盟成员国进行电网整合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