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的有必要达到需要治理“碳”排放的境界吗?

2017-5-4 09:58 来源: 工大人

关于“中国目前污染的恶劣的实际状况还远远没有到达需要治理“碳”排放的境界。我们还有很多其他更严重,更紧迫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去处理。 ”这个问题。
目前习李两位领导人,在气候变化方面非常积极。习近平:中方计划203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时政--人民网李克强:着力推进提质升级发展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时政--人民网如果我国真的是没有到这个地步,国家领导人会这么积极?以中国目前逐步强硬的外交政策,国际压力是不足以主导我们做这么大的决定的。

首先,我国碳排放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人均也超过欧盟,而且还在继续上升。如果中国不减排,可以说全世界再怎么减都没有用。我国现在各种以负责人的大国自居,在这个方面通用也不能逃脱责任。而且,中国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其次,温室气体减排和治理污染不是对立的。优先处理危害人体的污染问题没有错。可是以往的各种环保政策,无论是行政手段还是财税手段,对这些污染物往往都无能为力,最起码连监测准确都做不到。而美国的二氧化硫交易已经证明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能够有效减排,从而政府在排污上也开始采用市场交易政策。
可惜的是,由于中国各项技术制度的不成熟,污染物交易政策从上世纪80年代试点到现在仍然没有成功(以后有机会可以谈谈为什么)。此时碳交易进入官方视线,其监测准确性,交易标准化,排放危害同质化的特点特别适用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政策。更重要的是,高污染行业往往也是高排放行业,减少了排放,往往也能减少污染。这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更多是关联的。这在治理PM 2.5等大气问题时尤为明显。

第三,使用碳市场能促进企业产业升级。碳交易政策对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来说往往就要掏钱购买配额,对低排放、高附加值来说的企业往往能出售配额赚钱(Why?与配额分配方法有关,以后可以详细说)。这能够大大促进中央推动产业升级的政策实施。实际上,碳市场已经是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明确的重要任务,势在必行了。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