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受益于技术成本降低和政府的积极推动,全球新能源等绿色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2001-2011年间平均年增长率达58.6%。根据BP的统计显示,2009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的消费比重可以忽略不计,仅仅5年时间,可再生能源在2014年占全球能源消费的比例就提高到了2%以上,考虑到化石等传统能源的规模和成本优势,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进步。
我国也高度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等绿色新兴产业,近年来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快速发展,无论是装备制造还是装机容量规模在全球处于第一梯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同时,国务院《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还描述了到“十三五”末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具体包括:一是积极开发水电,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电站,到2020年力争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5亿千瓦左右;二是大力发展风电,重点规划建设9个大型现代风电基地以及配套送出工程,稳步发展海上风电,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三是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有序推进光伏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到2020年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四是积极发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到2020年地热能利用规模达到5000万吨标准煤。
但是,在全球性增长放缓和需求下滑的大背景影响下,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生产能力过剩、竞争加剧等
问题逐步凸显。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深化,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严冬,全球知名太阳能产业研究机构指出,2012年全球太阳能发电需求较上年仅增长5%,新世纪以来首次低于10%。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预测,未来数年全球太阳能发电产业平均年增长率为20%左右,远低于新世纪前10年动辄50%以上的增长率。与此同时,激烈竞争导致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绿色贸易壁垒对现有贸易规则形成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