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市场的规模到底有多大?

2016-7-3 10:33 来源: 易碳家--中国碳交易网 |作者: 罗津

中国七个碳交易试点年配额总量之和超过欧盟的一半。



不同交易品种的市场规模(2011世界银行数据)

1. 欧盟是统一市场,中国地方碳市场相对独立。

2、中国碳市场试点交易品种单一:地方碳配额现货、ccer现货,没有期货和期权交易。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的宏观目标

2020年目标。2009年1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2014年9月,发改委发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作出长期安排。

十二五目标。“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到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7%的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该指标将分解落实到各省。 

目标分解方案。“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在各地节能分解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各地“十二五”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和森林碳汇潜力等因素。

中长期目标。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努力早日达峰。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2015年6月30日李克强总理借出访法国之机宣布)。

中国碳市场建设基本思路

自上而下——全国范围


自下而上——地方层面


碳市场给中国能源行业带来的挑战

1、化石能源碳排放零成本时代宣告结束。中国碳市场的建设,将意味着今后每吨碳排放将会“有价可循”。

2、基于市场化的碳管控符合当前深化市场机制改革的方向,将逐步成为碳排放控制的“新常态”。

--市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资源。加快自然资源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

制度。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生态环保的市场化机制。

3、能源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相对滞后跟不上碳市场建设的节奏。碳排放成本若无法通过能源价格进行传导,将导致碳市场的基础不够稳固。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