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环境影子价格?
环境影子价格可定义为政府、企业或投资者对每单位环境影响的内部定价, 应用于
政策、企业运营和项目投资的经济性分析之中, 反映真实成本和加大对环境可持续性的考虑。而定价所使用的
方法学则各有不同, 例如在政策经济性分析时经常采用整体社会成本作为环境影响的定价, 普遍高于企业现在实际需要承担的环境价格水平。
从企业和投资者层面来看的话, 这种定价更大程度反映的是对环境风险的认知。按Trucost 的分析, 不少企业都是以碳
市场政策作为他们
碳排放影子价格的定价, 原因在于这种政策已带来显著的合规成本, 而政策制定者对市场机制的顶层设计让价格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环境影子价格在中国企业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 有十六家华企表示已经采用碳排放影子价格(CDP, 2015)。这十六家企业以
航空业和信息技术业为主, 包括国泰航空、港机工程、
北京威顿公司、
台湾达方电子等等 (CDP, 2015) 。另外, 有超过二十家中国企业预计在未来两年采用碳排放影子价格, 比如中国移动、中国建筑国际集团等等(CDP, 2015), 其中也有不少来自工业和消费品生产等高排放的行业。
国际案例分享:影子价格如何推动减排和加强风险管理?
制订影子价格一方面是有效推动减排的措施, 同时也是企业环境风险承受能力的体现。根据国际上企业应用影子价格的经验, Trucost 在此引用3个案例, 反映影子价格的实际功能, 并希望引起更多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对影子价格的重视。这3个案例在定价和应用上各有不同, 分别为微软(Microsoft) 的”碳费用” (Carbon Fee) 机制、壳牌石油 (Royal Dutch Shell) 和欧洲投资银行(EIB)的碳排放影子价格。
欧洲投资银行(EIB)的碳排放影子价格: 欧洲投资银行的碳排放影子价格本质上与壳牌石油类似, 两者都是应用在投资回报分析当中, 了解项目的真正经济成本。然而, 欧洲投资银行作为一家投资于基础建设等长期资产的欧盟银行, 社会责任和长远环境可持续性成为了更重要的考虑, 其碳排放影子价格就成为了降低高污染项目回报率的手段, 从而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环境友好型的项目 (欧洲投资银行, 2015) 。该银行的碳排放影子价格是以每吨碳排放的经济成本为定价 (包括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并透过估值转化为成本), 并研究了从2010年至2030年的上升路径, 作为调整未来影子价格的理论根据 (欧洲投资银行, 2015)。
微软”碳费用”机制: 微软采用每吨碳排放4.4美元的价格, 按各部门的碳排放征收内部碳费用, 并重新投资于可再生能源(占57%)、小区碳补偿计划(占22%) 和内部减排项目(占19%) , 目标使微软最终成为一家
碳中和企业 (微软, 2015) 。微软的定价是按达成碳中和所需要的减排投资, 除以实际排放量而得出的 (微软, 2013), 这很大程度是采用了减排成本 (Abatement cost) 作为定价基准。微软透过这个机制加速减排加度, 以减缓未来风险, 截至2015 年3月已减排超过7百5十万吨二氧化碳, 并节省超过一千万美元(微软, 2015)。
壳牌石油 (Royal Dutch Shell)碳排放影子价格: 有别于微软的碳费用机制, 壳牌石油碳排放影子价格是一种风险评估手段, 应用于项目投资回报分析当中, 协助壳牌石油识别在未来碳价上升的情景下依然具有营利能力的项目 (Gillespie A., 2015)。在投资回报分析之中, 碳排放影子价格代表了企业对风险的容忍度: 如未来的碳成本 (不论是显性或隐性的成本) 不超出影子价格水平, 他们投资依然能够羸利; 相反, 如未来碳成本超出影子价格水平, 企业将需要承担这部份的额外风险(Gillespie A., 2015)。壳牌石油分析了全球现存和未来的
碳交易和碳税政策, 参考政策制订者所提倡的理想碳价水平, 订出每吨二氧化碳40美元现值的影子
价格 (Gillespie A.,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