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节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新政府”实践非核家园的具体主张,但从上月公布智能节电竞赛成绩来看,节电是一大挑战。
台湾《联合报》图
智能节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新政府”实践非核家园的具体主张,但从上月底刚公布的智能节电竞赛成绩单来看,节电将是“新政府”的一大挑战。
“自己的电自己省”智能节电竞赛由台“经济部”能源局主办,设定一年内节电2%目标,行政当局拿出补助款鼓励各县市自我挑战,共18县市报名这项节电“模拟考”,结果全军覆没,无一县市达标,18县市总用电量不减反增。
这份成绩单难看其来有自,除了天气、天灾干扰的不可抗力因素,县市缺乏详细的用电信息,加上台当局、地方对节电缺乏全盘、精准、有效率的规划,才是被2%目标打趴的主因。
节电竞赛过程中,不乏用心推动节电的县市,像有三座核电厂的新北市,除借用企业之力迅速汰换传统路灯,还推动社区设置屋顶农园,三年来屋顶农园数量大增四倍,住户在屋顶种菜为顶楼住户降温、节电,也改善都市热岛效应。
过程中也发现各县市节电的共同障碍,像台北市住宅有省到电,但旅馆、百货等服务业用电不减反增,除了营业规模扩张,观光客增加造成节电压力,也困扰台东县等县市,显示旅宿业及商店节电有努力空间。
本报今明两天推出《挑战1.5℃》系列报导,除探讨县市节电竞赛反映的
节能减碳困境,也盘点行政当局说好的节能与开源
政策“跳票”现况,借镜韩国首尔“省下一座核电厂”的经验,督促“新政府”,别再让节能减碳、非核家园沦为浪漫却不切实际的施政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