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雾霾:各种鼓励和限制政策收效一般
节能惠民补贴、新能源补贴、根据排量制定差异化购置税、摇号、拍牌、单双号、拥堵费……目前针对汽车限制的
政策林林总总,却造成了各自为政,对于汽车的管理效果其实并不算好,而之前的节能车骗补丑闻更是将这个
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我们可以将这些政策做一些分析整理,来看一下制定这些政策的初衷在哪里。所谓节能惠民补贴、新能源补贴与差异化购置税,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于鼓励节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当然,发展新能源汽车,还有希望国内汽车业跨越式发展的企图。摇号、拍牌、单双号、拥堵费,则是为了控制大城市
交通拥堵而制定的政策。
排放税或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以汽车造成的不良后果严重程度进行管理,要比单纯的政策划线限制要科学与人性得多。这也符合对于环境问题“谁污染,谁治理”的国策。有观点认为,采用排放税,可能会成为衡量污染程度的一种较为简便与可靠的尺子。
虽然每每提起污染,人们总是能想到上下班高峰时堵在路上的小型车辆,但这些小车由于受到国家排放标准的严格限制与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其实排放影响已经比较小了。相比较而言,发动机排量大,大多使用柴油驱动的卡车与客车等大型车辆才是主要的污染源。
最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机动车污染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而柴油车在整个机动车中的污染排放最大。
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兴田等在内的专家在近日召开的推进柴油车清洁化座谈会上呼吁,柴油车清洁化迫在眉睫。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李昆生表示:“进京重型卡车必须达到国Ⅲ排放标准,而经环保部测算软件测算,一辆重卡的污染排放相当于90余辆国Ⅳ小轿车。”
由于疏于管理,目前不少车辆实际上处于超标排放的状态。李昆生在面对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表示:“历次的检查中发现有部分外地车辆伪造绿标,而有的车辆出厂上市时就造假,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占领
市场,在环保标准上做手脚,上国Ⅲ标准需要1万,国Ⅲ升成国Ⅳ需要3万,一些厂家为了节约这些成本,在车辆出厂时就把环保标志贴好了,这在行业内都是公开的秘密,这就是缺乏监管的结果。”
另外,对于大型车辆要求的排放标准也较小型车为低,客车与卡车流动性大,很多车都在标准最低的地方上牌,使得大型车辆的排放标准升级缓慢。再加上这些车辆大多属于营运车辆,工作载荷大,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恶劣,对于车况的保养较差,所以它们对环境的污染更加严重。更重要的是,由于许多城市的市内道路白天都禁止卡车通行,这就导致了大量超标车辆实际上是在空气流动性相对较差的夜间进入市区,污染空气的同时还得不到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