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国外发展绿色金融有哪些经验?
从全球来看,绿色金融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积累了大量经验。
绿色债券:2007年,欧洲投资银行发行了5年期6亿欧元的“气候意识债券”,为全球首只绿色债券。至2014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金额达380亿美元,投资者范围覆盖主流金融机构、政府主权基金和大型企业等。绿色创新债券还包括了地方政府发行的绿色市政债、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和开发银行发行的绿色开发债券和绿色离岸金融债券、商业银行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及企业发行的绿色债券和绿色高收益债券等。
这些绿色债券主要特点一是债券信用评级相对较高;二是地域上有明显的聚焦,包括法国(21%)、德国(8%)等在内的欧洲共占据了62%的发行量,而美国占比为8%,亚洲占比为3%。三是期限结构上偏好中短期和长期,超短期和超长期较为少见。
绿色信贷:“赤道原则”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开展绿色信贷实践的操作指南。作为首批接受“赤道原则”的跨国银行,汇丰、花旗和渣打3家大型知名国际银行在决策层面 设立了相应的绿色信贷专责机构。而德国是国际绿色信贷
政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赤道原则”已成为银行业普遍遵循的准则,主动参与为德国银行业赢得先机。德国的主要经验是国家对绿色信贷项目予以贴息贷款,杠杆效应显著;以政策性银行为基础开发支持绿色信贷金融产品;环保部门的认可是企业获得绿色信贷的关键。
碳金融:碳金融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
碳排放权交易、
节能减排项目贷款、
碳基金、碳信托等金融活动。围绕
碳减排权,渣打银行、美洲银行、汇丰银行等欧美金融机构先后在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
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方面作出了创新试验。
绿色资产证券化: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绿色资产证券化业务仍处于探索阶段,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并不多,可供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主要集中在几个领域:一是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受益权,二是“绿色汽车”贷款,三是建筑物能效改进贷款等。
以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证券化为例,经过多年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光伏发电的技术稳定性和
市场竞争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如德国已有以光伏发电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而美国也有以光伏发电为主业的信托基金。2013年11月,美国太阳能公司SolarCity首次发行ABS产品,成功募集了5442万美金,成为全球首单光伏发电资产证券化案例。
绿色顾问咨询业务:主要指与绿色信贷、碳金融和绿色投行业务等相关的一些顾问咨询业务。2011年,标准普尔与点碳咨询公司合作开发了一项服务,对减排项目进行1~6级评级,从而有助于
碳信用买家和卖家进行风险分析和交易决策。2015年4月,纽约梅隆银行宣布将向其存托凭证客户提供关于上市企业在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数据、评级和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