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碳排放市场运行一周年 钢企”雪上加霜”

2016-1-25 09:30 来源: 中国冶金报

忧伤:韩国钢铁企业雪上加霜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韩国政府对不少参与企业分配的免费碳配额较低也是导致碳交易市场流动性较低的主要原因。参与企业自身的碳排放配额本身就很紧张,根本无暇参与市场交易。

钢铁行业为例,按照每生产1吨粗钢排放1.5吨二氧化碳计算,韩国政府给予钢铁业的二氧化碳分配总量为3.0576亿吨,比业界最初要求的3.27亿吨减少6.5%。用该值可计算得到允许的粗钢产量,未来3年,韩国允许钢铁总产量为2.02519亿吨,但韩国钢铁业的生产计划总量为2.26871亿吨,因此,有近2400万吨粗钢生产将会受到限制,相当于平均每年有800万吨以上的粗钢生产受到影响。

事实上,韩国碳排放市场运行一年多来,有购买意向的企业很多,而出售意向的企业却几乎没有。如果不能购入额外的排放权,那么就得缴纳附加税。按照规则,排放权的市场价格是1万韩元/吨,而附加税则是3万韩元/吨。对于各大需要额外购入碳排放权的企业来说,这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此外,如果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如果按照1万韩元/吨购买分配量不足的部分,韩国钢铁业未来3年就要花费3653亿韩元,其费用负担增加10958亿韩元。如果再将发电行业的排放权购买负担转嫁到电费上,韩国钢铁业未来3年间的电费增加的负担额将在920亿~2760亿韩元。因此,如果韩国钢铁企业未来3年保持产量不变的活,将最多生产13718亿韩元的费用负担。

韩国钢铁协会此前曾表示,在碳排放市场实施的第一阶段,韩国钢铁企业或将承受超过1万亿韩元的费用负担。

韩国钢铁协会曾要求政府对温室气体排放展望值进行重新估算,并按照重新估算的结果修改各行业分配量,并要求政府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创新技术研发给予经费支持。而在2013年韩国政府重新制定的温室气体排放展望中,钢铁行业2015年与2017年的展望目标值与2009年的制定值相比,已经分别提高12.3%、14.5%,但在第一阶段的分配计划中却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对此,韩国钢铁协会分析认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施一方面使钢铁企业减少钢铁产量,另一方面也将增加钢铁企业的成本。如果韩国钢铁企业坚持要按照自己的原计划进行生产,那么碳排放权配额不足的部分就要去购买;若韩国政府对碳排放权超过配额的部分采用罚款的方式,韩国钢企财务负担将进一步加重。事实上,仅在2015年,韩国钢铁行业将因此被收缴超过3000亿韩元的罚款。现代制铁相关人员表示:“将经由内部决议是否再次上诉。”

现代制铁对碳排放配额如此头疼,主要还是与钢铁行业目前面临的窘境有关。对于现代制铁来说,如果此前汽车板投资不能扭亏为盈的话,财务状况也极可能继续恶化。

2015年第二季度,现代制铁在企业说明会上表示,偿还债务是目前最首要的目标,为了减少负债,必须进一步提升主要产业的竞争力。然而,近期钢铁业的不景气、并购现代海斯克的不甚成功,都让现代制铁十分忧心。

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末,现代制铁债务总额为108000亿韩元,负债率为103.8%。公司在建设特钢厂等方面,需要更多资金的投入。2015年7月并购现代海斯克,也给公司增加了债务。 

事实上,除了现代制铁,韩国钢铁企业多数都面临着资金问题。日前,据韩国媒体Sisabiz报道,东部制铁如今正处于待售的状态。2007年,东部制铁借债1.3万亿韩元以建设电炉。之后便遭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钢铁市场过剩的窘境。如今,东部制铁的债权方计划于2016年初完成企业出售。

该公司2015年第三季度合并基准的贷款合计34362亿韩元,同期负债率为242.9%。仅在2015年第三季度,债务利息累计达2586亿韩元,较上年的1713亿韩元相比,增加了800亿韩元左右。

123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