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服务于限制各国温室气体排放的
碳金融近年来发展迅速。对碳金融功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金融发展理论,也影响着低锁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碳金融凭借其资金融通、信息传递、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和将外部性内部化等功能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基于欧盟14 个国家2005-2009 年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则进一步证实了碳金融对提高碳生产率的积极作用。 为发挥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功能,中国应建立和完善由碳金融支持的场内和场外
市场交易体系;应促进碳金融机构的发展,加快碳金融产品的研发,积极构建碳金融组织体系;应建立健全碳金融市场
政策、碳金融组织服务政策、碳金融监管政策等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随着"十二五"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推出,如何实现金融业的绿色转型,发挥金融业提高资产配置效率、降低减排成本的巨大潜能,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
问题。金融发展理论是否适用于低碳经济这一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也成为值得思考的理论问题。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解决方式,碳金融自《京都议定书》生效短短几年来呈几何级数增长。根据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2009 年6 月发布报告的预测,全球
碳交易市场2020 年将达到3.5 万亿美元,以
碳排放权为基础进一步衍生的金融资产交易额也在迅速扩大。世界银行的碳交易报告也说明,碳交易增长迅速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和采用。然而,由于碳金融发展时间短及相关数据匮乏,金融发展理论在低联经济发展中的适用性未能得到证实。然而,也有学者质疑碳金融的作用,认为碳金融是发达国家重新构建世界格局的武器,是一种重新控制国际经济走向的金融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