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巴黎12月1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原计划在11号闭幕的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和往年相同,被拖到了“加时赛”。虽然各缔约方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共识,但在责任区别等核心
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有消息说,最乐观预计巴黎时间今天中午之前,大会的最终成果文件能够出炉。
这两天,巴黎的天气阴晴不定,似乎也应和了气候问题多边谈判中的瞬息万变。而各国记者最关心的,是大会能不能如期结束。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按照过去的情况,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几乎都要延迟一到两天。一百九十多个国家把最难啃的“骨头”留到最后,一定要博弈到时间不能再拖为止。这一次,也没有例外。
法国外交部长、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11号说,巴黎气候协议最终案文将会推迟至12号早间(
北京时间今天下午)发布。应该说,延迟半天,目前看还只是乐观的预计。多边谈判是一场拉锯战,最后关头,各方已经把技术性细节打磨抛光,各国代表团高官以及政府高层之间的政治磋商尤为关键。
这次大会法方寄予了厚望,巴黎大会主席法比尤斯每天都抖擞精神,与中国在内的各国代表团展开密集磋商。法方希望巴黎大会能够达成一份“雄心勃勃”的成果。而包括中国代表团在内,各国代表团这两天也都开启了通宵谈判模式。通常是一稿草案案文晚上出炉,代表团开会内部研究,再连夜同其他国家谈判代表磋商讨论,并且向大会反馈。
回顾近几天的谈判,整体效率和进展比较快。10号晚,第二份巴黎大会成果文件草案发布。新案文显示,各方已经在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与工业革命前相比,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上达成共识。与此同时,相关国家打算尽快达到温室气体排放峰值。
法比尤斯表示,27页的新案文相比之前第一版更加精简、完善,进一步消除了协议中的分歧选项。而与此同时,在区别化、资金、
减排力度等关键问题上分歧依然存在。未来几小时,各方能否求同存异、缩小分歧、达成成果,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巴黎大会进入尾声,中国代表团正加紧与有关各方沟通,为推动大会达成全面、均衡、有力度、有雄心、有约束力的气候协议作出努力。
尽管在巴黎大会会场,能够看到各国媒体记者“排兵布阵”,话筒和摄像头十分抢眼,但谈判的实质进展各国谈判代表心里最清楚。昨天(11号),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向记者表示,他预计,大会主席定于今天(12号)发布的新版巴黎协议案文将与最终协议“比较接近”,案文当中各方分歧将大大减少。
解振华说中国代表团将在大会最后阶段,充分展现建设性、推动力和灵活性,推动各方相向而行。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之上,让结果全面、均衡、有力度、有雄心、又能够有约束力还能够适应所有各方。
法国外交部长、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当天中午说,他将继续加紧和谈判各方沟通。在当地时间今天上午9点,北京时间今天16点提供新版的案文。他相信,新版案文今天能获得各方通过。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与法比尤斯一同会见记者时说,目前各方在资金、行动力度、如何体现区别等方面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剩余的谈判时间已经不多。希望各方能展现强大领导力和聪明才智,从全球视野做出决策,推动全球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
如果把此次巴黎气候大会比成一趟列车,巴黎大会即将抵达目的地。然而就在最后关头,西方媒体忽然曝出欧美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建立了一个所谓的“雄心联盟”,成员包括100多个国家,旨在达成一项“雄心勃勃”的气候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