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气候融资报告》及《2015气候适应融资报告》关键结论

2015-12-12 12:02

《2015中国气候适应融资报告》关键结论


适应本质上是对风险的管理。从全球的角度来看,适应资金处于一种匮乏的状态。除了资金来源不足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限制了适应融资的发展,包括:对适应资金渠道掌握信息不足,缺少使用的能力和经验;大多数适应资金制度和设计是面向国家层面的,缺少适合地区层面的融资机制等。

在适应融资对扶贫的支持中,应当建立适应与扶贫的协同机制。国家层面应当在适应战略中加强对扶贫的支持,并将现有的扶贫资金与适应活动相结合,增强其适应属性,地方层面应当侧重于建立适应融资制度框架和能力建设。在融资工具的设计上,适应活动强调的是对风险的管理,因此核心的融资工具是保险。

碳交易和生态补偿机制中将扶贫列为优先支持目标。碳汇和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两种市场化资金机制,在资金使用方式设计时,应当将贫困地区作为重点补助对象,提高补贴额度和范围,使得资金在支持适应气候变化的同时,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扶贫工作。

在国家层面可以设立一个适应气候变化与扶贫专项资金或适应基金,重点支持同时具有显著适应气候变化和扶贫双重目标的活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是用CDM国家收入建立起来的政府性基金,可以在其中划拨一部分资金用于设立国家适应气候基金。此外,随着各地碳市场的建立,可以鼓励地方政府建立适应基金,用以支持各地的适应活动。

文章来源:中财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

12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