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全国碳交易的枢纽功能初步显现
现场,北京试点代表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朱戈介绍,自2013年11月开市至2015年11月底,市场累计碳配额交易531万吨,交易额2.38亿元,市场价格稳定在50元/吨左右,走势平稳;且带动了一批低碳咨询服务、第三方核查核证服务的发展,认为北京作为全国碳交易的枢纽功能初步显现。
湖北试点代表湖北
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研发总监杨光星介绍,经济总量、行业情况等而言,湖北在7个试点最具有代表性,截至11月底,交易总额、累计日均成交量、当月成交量均居全国第一,他看来湖北呈现碳定价中心的趋势,此外湖北试点还开展了碳
排放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
“充分借鉴试点经验基础上,中国正加快全国碳排放市场的建设进度,”解振华表示。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起草《碳排放权交易的管理条例》,相继发布了24个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组织各地区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历史数据核查工作,制定了碳排放数据的报告与核查配套的细则,“如果这些工作全部完成,条例得到中央政府批准,全国碳排放交易工作就可以启动”。此前,公开可查资料显示,中国曾希望2015年建成全国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