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巴黎大会增信心
中国政府对巴黎大会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当地时间11月30日,习近平主席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阐述了中国在气候变化
问题上的主张和立场。他指出,巴黎大会要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施,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实现公约目标,引领绿色发展。协议应该遵循公约原则和规定,推进公约全面有效实施。既要有效控制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又要建立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推动各国走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双赢。
习近平主席还表示,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是一面镜子,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宝贵启示。
中国是最早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做了非常多的贡献和外交努力。这也成为本届气候大会被国际寄予厚望的关键因素。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近年来我国已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支持新能源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
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单位GDP
碳排放大幅下降。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了6.1%,比2010年累计下降了15.8%。
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
碳强度比2005年水平下降40%~45%。2014年,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于随后在向巴黎气候谈判提交的文件中做出正式承诺;美国则承诺,到2025年碳排放将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至多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