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谈判:各国算盘都怎么打的?

2015-11-23 10:47 来源: 国际金融报

● 起点:从1992年各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署第一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始,世界各国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谈判。

● 目标:11月底在巴黎举行的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这次大会望达成一个适用于所有缔约方、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 分歧: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在历史上大量排放了温室气体,因而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发达国家则认为,发展中国家目前阶段排放的温室气体更多,在减排上应该做得更多。

气候谈判:各国算盘都怎么打的?

“仍有几个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

离巴黎气候大会召开整一个月之时,法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蒂比亚纳(Laurence Tubiana)向外界透露了一个有些糟糕的消息,“刚刚结束的波恩气候磋商,各国达成了一份极不完善的协议草案,草案很长,文本有51页,而且有些还相互矛盾,各方达成妥协的空间不足。”

对于志在11月30日达成新的气候协议框架的联合国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

今年恰逢联合国成立70周年,眼下的联合国在处理国家政治、经济事务上,总显得力不从心。但在气候谈判上,还能一呼百应,只是一个气候公约已经谈了23年了,今年能够有所斩获吗?难道又要像六年前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那样无功而返吗?

就目前草案文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长Christiana Figueres女士说,好的方面是,文本内容平衡且大胆;坏的方面是,文本内容不简洁不清晰。

无论怎样,法国上下为了迎接气候大会的召开已经忙乎起来。

“有超过3000人在近五个星期内不论早晚轮流倒班工作,每天有60多辆卡车进出,需要铺设1000多公里长的电缆工程。”由于举办地选在法国布歇尔机场,因此需要搭建面积为80000平方米的临时建筑。

不出意外,届时巴黎将盛况空前。只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巨大的疑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如何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呢?”

减排责任:各说各话

六年前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最终并未全面达到预期,究其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减排责任及资金安排的分歧难以弥合。今年的巴黎气候大会是否会重蹈覆辙?可以肯定的是,碳排放与一国的发展息息相关。当发展权被拿上谈判桌时,没有人愿意轻易让步

为了当好“东道主”,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向世界各国首脑邀约,“已经收到了80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与会答复,其中包括美国、中国、印度、南非、巴西和加拿大等,欧洲领导人也将出。”

简而言之,巴黎气候大会的核心就是抑制或控制碳排放,即完成哥本哈根大会提出的目标。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后,达成一项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具有约束力的多边协定,确保地球升温不超过工业革命前2摄氏度。

巴黎大会想做的,其实在2009年那次备受瞩目和争议的哥本哈根大会中都已涉及。事实上《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简称CBDR),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难点问题达成共识。

但六年前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最终并未全面达到预期,并导致全球气候治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展缓慢。今年11月即将举行的巴黎气候大会就一定会成功吗?

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在减排方面,尽管所有国家都应提交减排目标,但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历史上大量排放了温室气体,因而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全经济领域进行绝对量减排。而发展中国家可以进行多样化减排行动,且行动力度取决于自身发展需要及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情况。

另一个障碍是资金问题。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绿色气候基金”被第一次提出。这一基金的构想是,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每年拿出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发达国家目前还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此前的一份报告显示,在2013-2014年度,绿色气候基金筹集的金额为620亿美元。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要求从2020年以后获得更大的援助,不过发达国家受制于自己国内的经济困境,可能很难满足这些进一步的请求。

在资金筹措的方式上,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不希望确定每年具体的注资数字,且注资主体不一定是公共部门,也可来自私营部门。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承担提供资金的义务。

发展中国家代表对此尤其愤怒,指出发达国家必须在2020年实现每年对绿色气候基金注资1000亿美元的承诺,同时在这一基础之上,要定期提高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规模,且出资主体必须是公共部门。

无论是减排还是资金问题,都反映了不同国家对现实的考虑。

对于欧洲而言,他们最担忧的是低碳经济能否竞争过那些保留传统能源的国家?法国驻加拿大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指出,英国和法国已积极行动,成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先驱——英国计划在2050年前减排80%,并成立了一个政府支持的绿色投资银行;法国计划在同期减排75%,能源消耗减少一半。英法已经分别成为绿色产品和服务出口的第六大和第七大国家。

法国清晰地意识到,要维持并扩大这一绿色经济发展的红利,必须要有一个坚实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框架。“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如果一个国家决定单枪匹马地走适应气候变化的低碳经济之路,它将承受来自保留化石能源高碳模式国家的不公平竞争。”法比尤斯说道。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经济水平尚不足以大量使用高成本的清洁能源。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国,仅次于中国和美国。一直以来,印度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始终暧昧,坚持依赖燃煤发电。印度总理莫迪也一再重申,印度不会接受限制其发展的任何气候协议。“印度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不会受到来自任何人或任何国家的压力。”

碳排放与一国的能源结构密切相关,而能源结构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当发展权被拿上谈判桌讨论时,没有一个国家会轻易让步。
123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