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油气能源消费变化趋势预测
2014年世界石油消费42.11×10^8t,占世界一次能源总量的32.57%。从资源潜力看,世界石油年新增储量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达到顶峰,此后半个世纪一直呈旋降态势。
决定世界前沿勘探领域储量增长的首要因素已从地质家能否想到(1913年前)、物探技术能否看见(1995年前)、钻井技术能否钻及(2009年前),进入到压裂增产技术能否压开阶段(2009年后)。
高油价催生的北美页岩油气繁荣不仅难以掩盖世界石油工业逐渐老化的事实,同时也未能否定Hubbert石油峰值模型,后者适用于油气总储量基本明确的自由开采体系,但页岩油可能使世界石油峰值时间后延10~15年。
中东、俄罗斯和其他剩余资源丰富的OPEC国家未来虽然有足够潜力(加上页岩油)增产,但没有一个大国会将本国的能源安全建立在跨国合同之上。因此,洁煤、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还将进一步蚕食石油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世界石油产量的同比增幅将从2015年2.3%降至2040年0.04%;产量在2044 年达到峰值(52.88×10^8t)后,缓降至2050年的52.4×10^8t。相应的,2035、2050年石油消费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占比将分别为27.74% 和25%(上图)。
天然气是接替石油的最重要和最现实的低碳能源,但国际天然气
市场自2009年以来表现出结构性供过于求现象;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的占比已连续5年围绕23.75%的高位徘徊。OECD 国家天然气传统消费国的民商用气占天然气消费结构的31%;非OECD国家的天然气消费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天然气的71%用于发电和工业,民商用气仅占13%。
中国、印度等非OECD 国家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并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不同阶段,潜在的天然气消费市场巨大。其中,中国2014年剩余天然气储量3.5×10^12 m^3、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居全球首位,2014年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854.91×10^8 m^3,保持8.6%的增速,预计2030、2050 年消费量为4500×10^8m^3和5000×10^8~5500×10^8 m^3。
印度天然气产业发展出现异动,其天然气消费已从2011年的635×10^8m^3 回落至2014年的506×10^8 m^3,天然气的大规模应用还较为遥远。制约世界天然气发展的瓶颈在于这些新兴市场的消费信心和国际天然气价格。
究其信心不足的深层次原因,除了对国际天然气缺乏实质定价权外,更重要的是受制于新兴消费国的本土天然气剩余可采资源总量及自主开采能力。如中国只有通过自主攻关掌握了少水地区深层的页岩气开采核心技术,才有足够的信心推动天然气消费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实际上,世界煤炭消费自1999年后的逆势上扬、国际油价2014年6月以来的暴跌、天然气长达5年的高位徘徊和可再生能源的激增态势,都是能源市场对过去15年国际油气价格过度高企的异常响应。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常规与非常规油气之间,石油与天然气、洁煤、非化石能源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世界天然气只有在价格回归理性,并与世界能源需求引擎重新“挂挡”后,才可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综合分析认为,世界天然气市场在未来3年内将处于结构调整期,在2018年之后的20年内,消费和产量可能以年均2.43%的增速发展;2035年以后受核能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增速可能放缓。预计2035、2050年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占比将达到26.09%和27.53%;2038年前后可能超过石油成为世界主导性能源(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