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50%的全球最大型公司游说对温室气体减排极少或完全不采取行动。图片来源:Rafael Matsunaga
当各国为十二月份在巴黎召开的气候变化谈判做准备之时,企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驱动角色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私营部门已经多次呼吁各国做出更具雄心的减排承诺,但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些企业或许正在阻碍为减排所做的努力。
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对企业究竟对政府有着怎样的影响力颇感兴趣。金钱在美国的选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也正因为如此,政治献金披露制度以及透明机制正逐步建立。欧盟的透明机制相对较弱,当局要求游说集团自觉在“透明度注册处”登记,但据近期一份报告估计,登记内容半数以上都是不准确的。
企业对气候
政策施加的影响力虽然最近才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这种影响力却要追溯到2009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COP15会议。人们当时普遍认为该会议毫无建树,甚至有人将失败的原因归罪于化石燃料企业和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游说。
2011年,(负责组织气候变化谈判的联合国机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费古埃勒斯(Christiana Figueres)对一群商界听众表示:“有相当大的一批企业还深陷于昨天的技术和能源之中,而他们更有话语权、财力更为雄厚、步调更加一致……在座的都是具有远见的企业,我们真正需要你们所做的就是积极地与决定国内外政策的决策者们展开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