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捐助发展中国家气候融资

2015-9-26 15:36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中国捐助发展中国家气候融资

当地时间9月25日,中美两国再度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将承诺到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继去年年底中美两国“里程碑式”的协议后,此举将再度成为中国在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一大步。

业内人士认为,选在此时宣布,不但可以激发国内企业的参与度,更有助于今年底在巴黎的气候变化谈判顺利进行,毕竟,经历过失望的哥本哈根大会后,人们对各国这次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有力协议寄予厚望。

在全国启动碳交易难不难?

实际上,在全国启动碳交易的说法早已有之,从2013年开始,中国已经在7个省市试点总量控制和碳排放权交易,不过,这次则是中国官方首次明确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时间。

什么是碳排放权交易?这个概念源于上世纪年代经济学家提出的排污权交易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协议国家承诺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一定的碳排放减排目标,各国再将自己的减排目标分配给国内不同的企业。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这是1997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中所规定的。

7省市碳交易试点成交额已经突破5亿元,虽然这一数字较为乐观,但是在全国推开碳交易并非易事。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的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刘强对南都介绍,对中国来说,建立全国碳交易体系,充分表明了我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对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降低碳减排成本十分重要,但也面临不少挑战。

首先一个挑战是如何确定碳排放总量限额及配额分配,这是决定碳交易市场活跃度和企业参与度的关键因素,如从试点扩大到全国规模,还需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第二,目前正在进行的试点相互间仍有不少差异,在全国推行,该如何考虑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需求,需要在交易规则、履约机制和补偿机制等的制定上进行统筹考虑。第三,进行碳交易需要将基础能力的建设,特别是企业碳排放的核算和报告,此前7个试点省市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现在铺开到全国,将面临更大的工作量。
123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