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氟碳化物(HFCs)减排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方向

2014-5-9 08:54 来源: 中创碳投 |作者: 刘颖

欧美等发达国家自本世纪初开始针对HFCs采取控制措施


        在国内层面,面对HFCs强效的温室效应,欧美等发达国家自本世纪初开始针对HFCs采取控制措施。2000年6月,欧盟启动了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变化,欧盟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手段进行HFCs排放削减和控制,如英国、法国等采取加大温室气体课税、限制使用和制定具体的削减方案,减少和控制HFCs和PFCs等物质的生产和消费。

        2014年4月16日,欧盟通过了一项新法规,对HFCs的使用采用了更加严格的标准。该法规将于2015年开始实施。新法规规定了进入欧盟市场的HFCs 的数量和准入条件,同时对于使用HFCs的新产品和设备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禁令扩展列表,详见下表。


        2009年12月,美国《清洁空气法》增加了有关HFCs作为温室气体的内容,这为美国政府对HFCs等温室气体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提供了法律和行政管理依据。

        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作为ODS的替代物,HFCs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控制HFCs的生产和消费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障碍。

        中国作为全球氢氟碳化物生产和出口大国,在减少HFCs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将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00年至今,我国HCFCs和HFCs排放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5%和35%。随着我国对HCFCs物质的逐步淘汰,HFCs物质作为替代品,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其消费都将迅速增长。

        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我国将首先淘汰控制HCFCs的生产和消费。由于含氟温室气体类物质的特性,如无毒、无味、不可燃等,要选择技术上可行、又满足环境和安全要求的替代品十分困难。因此,替代技术的不足是限制我国淘汰控制HFCs使用和排放的最重要障碍之一。另外,在目前没有更适宜的替代品的情况下,提出控制HFCs无疑加大了HCFCs的淘汰难度。

        如何实现保护臭氧层与低碳发展的共赢,成为一个现实的难题摆在了决策者面前。解决方案不仅需要兼顾成本可负担与技术可行性,更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国际合作氛围。
12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