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3年被喻为我国
碳交易的元年,2015年则被认为是
碳金融元年,2016年将开启全国统一的碳交易
市场,正在快马加鞭的中国碳交易市场,将迎来怎样的巨变?控制
碳排放将带来多大的经济成本?引入碳
排放权交易机制又会对降低
减排成本起到多大作用?中国低碳网就碳交易市场相关
问题,进行了采访。
为何要给碳定价?
气候变化导致了高成本,因此在采取应对行动时应注意成本效益,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给碳定价。这样做既是向污染宣战,也能够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促进绿色增长、发展绿色就业。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气候变化问题,目前已采取的措施避免了25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经验和理论都证实,拍卖方式优于免费发放方式。拍卖不会造成配额过度发放的风险,对减排也有更强的激励作用。但是在开始阶段可以利用免费分配来获取经验,形成基准,提供减排激励。毕竟没有企业会购买超出其需求的排放配额。
同时,拍卖还为投资减排措施创造了强有力的动机。
最后,拍卖能防止暴利并实现创收,这些收入可以用于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