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气候英雄还是罪魁祸首?

2015-7-24 14:56 来源: 乔‧柯廷 |作者: 中外对话

碳交易

中国在二氧化碳排放定价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于2013年启动了7个排放交易试点,覆盖2000多家企业。国家发改委计划在2016至2020年间逐步将中国31个省及其他地区纳入这个计划之内。

国家碳交易计划的出台可能是一项具有突破性的进展,但中国没有必要复制欧盟计划中明显存在的缺陷。最重要的是,中国必须确保逐步减少排污许可证的数量,这就需要出台机制保护许可证市场不受外来冲击。这方面中国可以借鉴欧盟的成功经验:巨额罚款基本上杜绝了违规行为;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看,从国家免费配额逐步向集中拍卖转型,并向向碳泄漏影响的部门倾斜也能产生不错的成果。

从煤炭到可再生能源?

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潜在领军者,并且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研究投入最大的国家。另一面则是引入控制煤炭消耗的措施。2014年,中国的煤炭消耗量经历了数十年来首次下降,中国政府也设定目标,计划在未来5年内大幅削减煤炭消耗。在北京等主要城市近郊已经出现了关停燃煤电厂的趋势。

中国在推广低碳创新方面也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想要成为全球低碳技术市场的领军者,中国还需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完全没有理由称中国为气候恶棍。相反,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在国内,中国都基本承担了相应的责任。但目前我们也不能称其为英雄。中国在许多领域还应该有进一步发展,包括早日提出排放量上限、完成国内碳定价以及更加关注创新和透明度。对于西方国家而言,问题非常明确:既然中国已经改变计划,踏上了低碳发展之路,其他国家也应行动起来,停止无所作为。

翻译:金艳

乔‧柯廷,国际和欧洲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12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