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以碳减排为中心的能源规划体系,下一步应如何做?
王志轩:目前常规污染物已经不是制约
电力清洁发展的瓶颈了,如何处理碳才是关键。从本质上说,
节能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之外的排放可以用经济手段来解决,所以如果没有
碳强度要求,节能是弹性要素,而环保是刚性要素。我国应建立以
碳排放控制为主线的总体能源和电力清洁发展战略,使我国的能源规划从此前的以供需为中心,转变为目前的以治霾和节能
减排为中心,再到将来的以碳为中心。只要碳排放控制好了,常规污染物自然能够得到控制,能源效率也能相应提高。
目前电力行业针对污染物排放已有强制性的环境影响评价、严格的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企业签订的
节能减排责任状等,如何对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调整,使制度化繁为简、高效有用,而不是重复叠加、反复交叉。电力行业需要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做好顶层设计。
下一步是采取强制行政命令手段还是发挥
市场经济的作用?目前控制碳排放的手段基本是命令控制型的,效率并不高。作为经济手段,减碳主要有碳税和
碳交易两种方式,二者各有优势和适用范围。
作为减碳的两种手段——碳税和碳交易,碳税有何优势和适用范围?
王志轩:以碳税来说,只有自由的生产才需要征税,其目的在于限制产量。此外,征收碳税依据的社会平均成本也难以确定。征收碳税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很大,它将增加成本,对电价形成和电力的产业生产结构、人员结构、技术形态、战略转型等方面都将产生影响。碳税的目的在于提高碳排放的成本,抑制消费和生产,但是目前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已实行强制性措施,对企业再收取碳税也只能是为收而收,起不到促进企业调整结构的效果,我国目前缺乏
碳减排管理体系和一系列技术标准的支持。在目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变量太多,也难以达到征收碳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