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世界主要碳排放交易体系的配额分配机制

2015-7-10 01:53 来源: 环境保护

印度履行、实现和交易机制:以排放强度为基准进行减排
 
作为世界第三大碳排放国,印度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减排行动,其中PAT(Perform Achieve and Trade)是一项与ETS相似的基于市场的减排交易机制。PAT与传统的总量控制交易体系最大的不同点在于PAT并没有减排总量的限制,而是基于强度原则设定能源效率目标。PAT于2009年提出,目前正在进行第一阶段(2012—2015年)的试运行。PAT对478家高耗能工厂和电力行业企业设定了强制性的能源效率目标,共占印度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的60%。在PAT的第一个履约期内,计划减少2600万吨CO2排放,相当于660万吨石油的排放量。所有受管控的企业每年有义务提高1%~2%的能源利用效率。
 
 PAT的能源效率目标通过具体能源消费(Specific Energy Consumption, SEC)来衡量,首先根据2007年4月—2010年3月的平均值确定SEC基准线,再以此为基础制定一定比例的减排目标。PAT下平均的SEC减排目标为4.8%。在三年为一期的履约期内,如果企业达到并超过其SEC目标,则超过目标部分将获得节能证书(Energy Saving Certificates, ESCerts);如果企业没有实现其SEC目标,则需要为无法履约支付罚款。节能证书可以在指定的平台上交易或留存供下一循环期使用。为了实现市场流通和价格发现功能,监管部门会根据企业提前上交的项目设计文件,将一部分ESCerts提前拍卖,其余部分则免费颁发给受管控企业。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