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字上增实力
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在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上,中国积极推动气候变化相关立法,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研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编制,完善气候变化
政策体系,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加快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和考核体系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把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年
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坚持用“铁规”和“铁腕”推进
节能减排降碳,彰显出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决心和信心。
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中国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在当前气候变化谈判中发挥了积极建设性作用。2014年12月举办的利马会议上,中国政府提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得到与会国家的广泛认可与支持。
今年是全面落实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最后一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全方位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下一阶段,中国政府将以确保实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为抓手,推动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目标任务,发挥低碳发展对于能源节约、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引领作用,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继续推进气候变化多双边对话交流与务实合作,为保护全球气候环境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