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跨境金融产品创新及趋势解析

2015-7-3 16:15 来源: 佰瑞咨询

随着“一带一路”这一中长期国家战略的推进,作为资本输出计划的战略载体,其能够与人民币国际化形成相辅相成的乘数效应,带动对外投资高速发展;而且大规模的互联互通建设,将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契机,并促进外贸出口。与此同时,沪粤津闽四大自贸区的挂牌成立,借助这一投融资便利的大平台,境内外资本交流加快;此外,为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复苏,拓宽企业的投资渠道,包括重庆、山东等在内的绝大部分省市都出台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因此,在这样的新常态下,涉足未深的国际业务成为了众多银行紧抓的转型重点领域,也就意味着,商业银行跨境金融的创新发展空间将不断扩大。

跨境金融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

1.中国企业、居民和资本加快“走出去”。据罗兰·贝格调查,中国各行业50家领先企业中,72%的企业已拥有海外经营项目。而企业与居民“走出去”的背后,是资本的大规模走出去。2002年至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近50%,2012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已达到772亿美元。与此同时,国家部委正在积极构建和完善“走出去”政策促进体系,包括经贸合作、投资保护、财税优惠、信贷支持、司法协助、协调监管、风险保障等各方面的举措,为“走出去”企业和居民保驾护航。这将形成跨境金融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2.对外贸易稳步增长。2014年下半年以来,外贸企业信心得以增强,出口增长逐步恢复正常,增速不断回升。进入2015年,外贸环境虽然依旧面临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但是也应注意到,国家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力度仍在不断加强,预计2015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将在波动中实现稳步增长。

3.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量已累计达6.55万亿元,为2010年的11倍。除香港外,新加坡、伦敦、巴黎、纽约等国际金融重镇,也在积极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一些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开始持有人民币外汇储备。汇丰预计,未来3年,人民币贸易结算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例将提至30%。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飞跃。然而,人民币要成为主流货币,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跨境金融大发展的时刻已经开启。

4.“一带一路”、自贸区等引领“再开放”时代来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红利的逐渐消退,中国面临“再开放”的问题。这一再开放的任务,将历史性地由上海自贸区来破题。这也意味着,中国在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由传统的商品贸易为主向更高标准的跨境贸易投资为主转变。这一过程中,中国与外界的要素流动和资源交换将出现新的跨越。不难预料,“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在助推企业走出去的情况下,催生大量的跨境金融合作的需求。与此同时,还会有大批的国内外金融机构进驻四大自贸区,它们将率先瞄准各类跨国企业和跨境人士,为其提供全方位的跨境金融服务。

5.全球增长重心东移。全球增长重心东移将是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一个重要趋向。所谓东移或东南移,其驻足点指的是亚洲或东南亚国家。据IMF预测,未来10年,不仅中国,很多亚洲新兴市场国家都将构成全球高增长俱乐部成员,如印度的年均增长可保持9%以上,印度尼西亚7%以上,马来西亚和泰国将在5%-7%。全球增长重心东移,正好契合了中国跨境金融发展的需要。
123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