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绿色金融

2015-6-26 15:35 来源: 金融管理与研究 |作者: 巴曙松 严敏等

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低碳经济的前景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希望,催生了低碳金融。低碳金融将赋予低碳经济新的内涵。金融作为一国经济的核心,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一国的金融越发达,其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前提的循环经济要大发展,自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的绿色化经营就是对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最好的支持。

2009年以来,以风电、太阳能、核电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低碳产业形态跃入视野,作为“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和承担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角色,如何形成完整而持续的产业发展形态,成为决策层战略议题。其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受到金融市场的持续关注。

“绿色金融”这个概念在国际上已经流行了多年。所谓绿色金融指的是,金融业在投资行为上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增强对环保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支持,通过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引导,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在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应当从金融和环境的关系入手,将生态环境观念真正引入金融领域,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增加效益、改善环境的增长模式。同时将资金调配的重心,有目的地向绿色产业倾斜,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就目前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绿色金融亟待发展:首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解决能耗问题,研发新的节能产品和新能源,会引起大量的资金需求,靠国家的有限财力支撑,显然远远不够,这些都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撑,低碳产业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以使得资金回流有保证,实现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双赢;其次,从金融业本身来说,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全球经济走低碳经济道路的背景下,金融业不得不走绿色金融道路,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要考虑经营风险和收益,环境风险已经越来越被金融企业所重视,不良的环境表现,会引起金融投资客户的盈利能力下降,最终危及债务安全,增加客户偿还债务的风险;最后,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通过为环保产业提供融资服务,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支持新技术、新发明研发,成果用于被污染环境的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