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不仅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更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提出“要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4月23日至25日,“‘绿镜头·发现中 ...
2025-7-21 09:55
-
7月15日,越南森林所有者协会与森林趋势组织联合发布《森林碳吸收与储存服务规定草案》,拟建立国家森林碳标准体系,允许私人、企业、社区等多元主体将森林碳汇上市交易。草案简化审批流程,明确碳信用可作为资产自 ...
2025-7-16 09:51
-
7月8日,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碳汇中心启动 2025 年度城市绿林地碳汇外业监测工作,首日完成 3 个公园绿地 8 个样方数据监测与样品采集,涵盖植物参数、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城市绿地是重要自然碳汇要素,开展此 ...
2025-7-16 09:50
-
嘉兴在生态损害赔偿方面探索出创新方式,碳汇代偿、补植复绿等举措取得良好效果。当生态环境受到损害时,责任方可以通过购买碳汇额度来弥补生态功能损失,或通过种植树木、修复植被等方式恢复生态。这些方式不仅让生 ...
2025-7-15 14:15
-
我国海洋碳汇工作近年来取得一定进展,在红树林、盐沼湿地等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方面成效显著,这些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等过程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成为重要的 “碳库”。但同时,海洋碳汇核算体系仍有待完善。目 ...
2025-7-15 14:14
-
安徽省霍邱县以入选国家碳汇试点为契机,探索出 “生态保护 + 碳汇增值” 的绿色发展新模式。当地通过实施林地抚育、湿地修复等工程,目前已形成 20 万亩碳汇林基地,年固碳量可达 50 万吨。同时,霍邱县搭建碳汇交 ...
2025-7-14 09:19
-
2025年6月29日至7月4日,第十二届国际湿地生态学大会在爱沙尼亚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率团参会,发布《陆海联动倡议》,提出五大行动框架,包括科学协同、全球联盟、技术共享等,旨在提升滨海湿地碳汇功能,推 ...
2025-7-11 15:31
-
河源市2024年通过备案的林业碳汇碳普惠核证减排量达98363吨二氧化碳当量,位居粤北五市第一。该市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赋能,推动林业碳汇开发,形成“生态保护—碳汇开发—收益反哺”的闭环路径,助力“绿水青山”转 ...
2025-7-9 10:16
-
新疆建成首个碳源碳汇全景数据库,整合多源数据,构建碳计量体系,为CCUS/CCS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项目提出“51320”产业化发展战略,推动传统化石能源与新能源深度融合,探索构建“超级能源盆地”模式,助力新疆 ...
2025-7-9 10:16
-
新疆研究院成功建成首个碳源碳汇全景数据库,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CCS)技术提供数据支撑。该数据库整合了新疆三大盆地的碳资源数据,助力构建多能互补、近零排放的“超级能源盆地”模式。项目团队还提出了“ ...
2025-7-8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