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呈倒“U”型空间分布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以年为单位的上海城市
交通碳排放中,公共交通占比4%,小汽车、摩托车、
出租车合计占比96%,汽车成为上海城市碳排放的首要因素。
各区县中平均家庭出行碳排放值,原卢湾区最低,嘉定区最高,大部分区县碳排放值分布在1000kg/年~1600kg/年。碳排放值最高的四位依次是嘉定区、青浦区、浦东新区、松江区,均位于上海郊区。最低的四位依次是原卢湾区、奉贤区、金山区、闸北区,区位特征差异较大。
原卢湾区位于上海市核心地段,交通便利,而奉贤区、金山区则属于上海较为偏远的地带,居民远距离通勤概率不高,因此反而降低了家庭出行碳排放量。
上海碳排放高的点出现在近郊区的频率较中心城区和边缘城区高,如位于黄浦江东面的浦东新区出现了多处高值点。而碳排放较低的点则主要分布在核心城区的黄浦区、原卢湾区、静安区。以及部分远郊地区,如奉贤、金山等。
上海家庭出行碳排放呈现如下空间格局:一是出行碳排放高值区呈环状分布于近郊区。上海近郊区有许多大型商品房基地,是上海人口迁入区和人口密集区,而这些人群的工作地区却主要在中心城区,形成了长距离的通勤。
二是从市中心向外看,上海家庭碳排放值呈现倒“U”形曲线。核心城区和远郊区是碳排放低值区,近郊区是高值区。
三是出行碳排放最高值点集中在嘉定工业园—安亭镇片区,其次是宝山区月浦镇片区,浦东机场片区,浦东惠南镇—新场镇片区,松江九亭片区。
据杨上广分析,上海市家庭出行碳排放区域空间自相关存在以下特征:高值点的聚集与家庭总碳排放高值聚集区域相比发生扩散,主要呈环状分布在近郊。尤其浦东新区高—高聚集区域增多,金桥、川沙、合庆、周浦、惠南等几个城镇,地处上海东北角,既是上海近年来大型居住社区主要选址点,也是大量外来人口居住点。交通设施尚未完善,以黄浦江为界,许多人居住在浦东,工作地却在浦西,造成居住地与工作地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