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硬核赋能!零碳园区规模化发展迎来黄金时代

2025-10-21 11:09 来源: 索比光伏网

在全球“双碳”目标引领与我国绿色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零碳园区已从试点探索阶段加速迈向规模化建设,而虚拟电厂作为新型能源管理核心模式,正与零碳园区深度融合,共同重塑能源产业发展格局,为经济社会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为行业发展筑牢根基。国家层面先后出台《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等政策,明确将园区低碳转型作为节能降碳工作的关键抓手,其中“单位能耗碳排放≤0.2 吨 / 吨标准煤”的核心指标,为园区建设划定了清晰的量化标准。地方层面积极响应,云南统筹推进15 个省级零碳园区建设,北京经开区推出 “一分钱绿电奖励政策”,深圳则在虚拟电厂试点与标准制定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推进模式。​

技术创新构建起行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体系。虚拟电厂领域已形成资源聚合、智能调控与数字赋能三大核心技术框架,通过精准接入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V2G)等分散资源,依托物联网、AI 与云计算实现能源供需的动态匹配与智能决策。零碳园区则围绕全链条低碳目标,在能源规划、节能改造与碳管理领域持续突破,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可信碳足迹溯源体系,结合 GHG Protocol 与 ISO 14064 标准实现碳排放精准核算,为减排成效提供科学支撑。​

多地涌现的标杆项目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内蒙古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依托风光资源优势,构建 “新型能源系统 + 零碳数字操作系统 + 绿色新工业集群” 模式,绿电使用比例接近 70%,2024 年新能源产值达 202.9 亿元;江苏射阳港零碳园区创新 “绿电 + 智造 + 碳汇” 模式,通过区块链绿电溯源平台支撑企业获得欧盟碳关税豁免,其构建的虚拟电厂已参与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内蒙古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打造的 “绿电 — 绿氢 — 绿氨” 链条,首期 32 万吨绿氨工程已实现国际认证与长期出口;江苏盐城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则通过绿电直供专线与能碳智慧管理平台,预计 2030 年可溯源绿电消费占比将超 85%。​

市场化路径的持续拓宽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虚拟电厂形成“基础收益 + 市场化收益”的双重盈利结构,通过参与需求响应、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获取多元收益;零碳园区则在节能成本节约基础上,通过碳资产开发、绿电直购协议及国际绿证衔接实现收益增值。绿色产业基金、基础设施REITs与碳质押等创新融资工具的应用,进一步缓解了项目资金压力,提升了投资回报率。​

未来,虚拟电厂与零碳园区将呈现规模化与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虚拟电厂将从单一项目试点转向区域化组网,逐步接入国家级电力调度体系;零碳园区则将从单个打造转向集群化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的低碳发展格局。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技术迭代升级,两者的协同发展将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产业领域的深度落地。​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