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2 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系列发布会,披露 “十四五” 时期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 470 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
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 20 年全球第一。“十四五” 期间,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新增资金 170 万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 20%。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 36 万亿元,是 “十三五” 末的 2.3 倍,利率下降 2 个百分点;保险业累计赔付 9 万亿元,较 “十三五” 增长 61.7%,农业保险为 8 亿户次农户提供保障,商业养老与健康保险准备金达 11 万亿元。
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近 5 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 57.5 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达 31.6%,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类企业;今年 8 月 A 股总市值首次突破 100 万亿元,期货期权品种达 157 个,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金融业开放步伐加快,截至 2025 年 7 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 10 万亿元,全球前 50 大银行中 43 家在华设机构,人民币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与支付货币。
风险防控方面,“十四五” 时期处置不良资产较 “十三五” 增加超 40%,当前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处于 “健康区间”,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 50 万亿元,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