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2015年两会上,国家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从
政策层面加快推进“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同时,在信息基础设施基础逐步完善、大数据应用不断增强以及社会化分工实施协同发展的大经济背景下,多种因素表明我国完全具备了“互联网+”发展的经济基础。而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互联网+”的推进无疑给实体经济以及金融体系带来新的动力,是较好的催化剂,对产业转型升级有着较大的意义。也就意味着,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业务机遇和挑战并存。
政策背景:“互联网+”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在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
市场,正式将“互联网+”纳入国家顶层设计,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1.“互联网+”的定义
简单理解的“互联网+”:“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而深层次理解的“互联网+”:是移动通信网络+大数据收集、挖掘、分析、整合+智能感应能力形成的新的业务体系和新的商业模式。在这个新的体系中,新的技术和能力,会完全改变传统行业的效率和能力,形成新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并非行政政策层面,更不是政府为刺激经济而生硬推出的一个行动计划。李克强总理在提到“互联网+”时专门提到了“风口”和“顺势而为”等词汇,其意在表明“互联网+”为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一种趋势。
2.“互联网+”的相关政策
目前,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推动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兴业消费红红火火。因此,我们预计,在总理强调“互联网+”发展之后,其他行业或地区政策将会陆续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