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专题部署的首个文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和制度体系,提出“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红线”。
“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机制,从源头有效管控”
《意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对“环境质量红线”做出规定。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保护的底线容易理解,但环境质量的底线该如何确定?意见提出,要“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红线”。守住这条底线,能够遏制一些地区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冲动,倒逼大气和水污染
减排。从长期来看,严守环境质量红线,土壤、地下水等环境要素和重金属等污染物更具挑战,因为土壤和地下水一旦污染修复非常困难,而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因其难以降解且可累积或富集,一旦释放难以清除,因此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机制,从源头有效管控。
“倡导生活方式的绿色化,长远来看也是战略性的举措”
《意见》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着力促进各界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除了对政府和企业践行生态文明的责任提出明确要求之外,《意见》还特别提出要“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在近年来受到重视的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和完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之外,《意见》将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提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要“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提升,民众消费能力将大幅提升,由此带来的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环境影响将显著扩大,因此倡导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用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和采购,从长远来看也是战略性的举措。
一张图快速了解什么是生态文明
《意见》中提到,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提出了四个目标,只有5年了,我们应该做哪些事?
推进生态文明可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它涉及方方面面,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甚至会涉及到国际合作,推进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要做选择的时候,重点把握的关系有哪些?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其实是一体的,处理好上面的关系,发展绿色产业,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可以赚钱的!
实现生态文明,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一起行动
本文为蔚蓝地图根据央视新闻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