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森林“四库”联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论述,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撰文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202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并作出重要指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森林“四库”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两山”理念,蕴含着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库”作为一种功能载体,意寓着丰足稳定,象征着安全保障。森林集“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以其庞大规模及巨大价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大做强森林“水库”,充分发挥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生态服务功能,有利于维护国家水安全。做大做强森林“钱库”,合理开发利用林草资源,大力发展林草产业,有利于稳就业增收、稳经济增长。森林有着种类多样、储量丰富的食物,是天然的大粮库,森林食物已经成为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做大做强森林“粮库”,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长期吸收和储存碳的强大
碳汇能力,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2024年世界森林状况》指出,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储存着约2960亿吨碳。做大做强森林“碳库”,有利于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通过长期努力,我国森林“四库”不断发展壮大。森林面积、蓄积量连续40多年保持双增长,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25%。林业产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速在10%左右,2024年林草产业总产值10.17万亿元,全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2亿吨。森林碳汇快速发展,形成良性循环。《2021中国林草资源及生态状况》显示, 我国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空间生态产品总价值量为每年28.58万亿元。
新时代开启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社会对森林的认识、对林业多功能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推进森林“四库”联动,为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推进森林“四库”联动,本质是统筹森林多种功能,通过制度、产业与科技协同创新,将“两山”转化路径具象化、多元化,更好地增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更好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生态容量和生态承载力,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和生态惠民富民利民能力。森林“四库”联动、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明确思路,采取过硬措施,推进落实落细落地;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统筹谋划规划计划,确保森林“四库”建设的连续性稳定性。推进森林“四库”联动,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系统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精准施策、综合系统施治,力求常态化发展和长期效果。要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及发展基础,因地制宜探寻契合本地实际的森林“四库”联动模式与路径。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国家生态安全、水安全、粮食安全战略考量,将森林“四库”建设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纲要,制定专项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既避免把近期难以实施的目标超前化,也防止把近期规划简单化。要制定森林“四库”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布局产业项目,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着力扩容提质增效,促进森林“四库”作用最大化。一方面,抓好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造林与护林并重,使森林“四库”扩容量、提质量;另一方面,抓好产业发展和资源科学利用,使森林“四库”增效益、强效能。特别是,要通过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组织实施国土绿化示范项目以及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项目,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要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国家储备林建设等工程,持续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林草资源保护,防止损毁破坏林草湿资源等行为,加强森林防火防虫,守护好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要大力推动林业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新技术与林业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木生物质利用等新业态,牢固树立并扎实践行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扩大开发森林食物。
强化责任制度机制,构建森林“四库”建设长效机制。要明确责任划分与考核机制,建立由林草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单位参与的森林“四库”建设工作机制,通过林长制将森林“四库”建设纳入考核体系,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强化保护监管与督导问责。要建立完善激励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机制,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公益参与、自主投资、政企合作等方式参与林业建设。要健全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通过加强森林“四库”价值的关键核算技术研究,建立森林“四库”价值评估、产品交易机制,同时不断完善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和交易体系,探索实施林业碳汇碳票制度,拓展“林业碳汇+”应用场景。
抓住重点难点堵点,解决森林“四库”建设制约瓶颈。推进森林“四库”联动,必须着力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转化机制不完善、改革创新力度不足等
难题。不同区域森林资源禀赋差异显著,需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策略,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整合生态修复与产业开发资源,形成协同效应。要从明晰产权、创新经营模式、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等多维度推进资源转化,并开展林草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支持林草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要推进林业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例如,加强5G、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以及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以智慧林业统领林业信息化建设,以数字赋能森林“四库”智能化建设和数字化发展。我们要持之以恒推进森林“四库”联动,抓重点、解难点、疏堵点,积极探索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方法路径,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