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和环保到底是谁影响了谁?—融资结构失衡问题与投资者的绿色意识

2015-5-8 22:40 来源: 中国环境报

金融和环保到底谁影响了谁?

需要统一绿色信贷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完善相关技术性政策和标准,增加银行可操作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保部门负责人表示,环境保护才是绿色金融的推动者,而不是绿色金融推动了环境保护,金融都是逐利的,如果环保能够倒逼出一个市场,金融才会进来。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的融资成本问题

“我们看到了很多国际经验,但在国内的转化率很低,国内外的土壤到底有什么不同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国外,只要按照法律规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但国内不是这样,各方面都想偷工减料,各地各怀心事,使得投资成本不断提高。”这位负责人说。

2007年以来,银监会主导陆续出台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2007)、《绿色信贷指引》(2012年)及《关于绿色信贷工作的意见》(2013),对节能减排的授信以及银行绿色信贷的政策界限、管理方式、制度建设、能力建设、流程管理、信息披露等做出了规定。并且,环境保护部和银监会也建立了环保信息共享机制。

但是,绿色信贷政策的可操作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马骏说,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在绿色金融领域已经有了很多实践,但金融机构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仍是当前能力建设的瓶颈问题。

《2014中国碳金融发展报告》指出,现有银行监管部门的意见类规范相对较为详细,环保部门对于环境监察执法方面的规则也逐渐完善,对于信贷申请做出许可、限制或否决的判断有较为充分的依据。

但是,对于如何界定绿色环保产业或其他能够产生环境效益的行业,鼓励信贷资金流入相关行业等,仍需要完善相关规范和标准,如绿色环保行业的准入、技术、能耗、排放等具体标准和技术性政策。

此外,上述报告建议,金融监管部门还需要统一绿色信贷的监督和评估机制,避免各银行在绿色信贷政策贯彻执行上存在差异,从而限制了绿色信贷的大规模发展。作为判断融资对象内在环境和社会风险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完善相关技术性政策和标准能够增加银行在执行绿色信贷政策时的可操作性。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