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金融与法律分会与国网英大集团牵头编制的《能源产业转型融资主体评价方法》团体标准日前发布。该标准旨在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可量化、可操作的评价体系,为金融机构精准识别、有效支持能源产业致力于绿色低碳转型的融资主体提供有力依据。
该标准对能源产业转型融资主体采用“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综合评价方法,满分为100分,其中定量指标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产品
碳足迹、绿色
电力生产/适用”4项指标,分值共80分;定性指标包括“可持续发展(ESG)、转型计划、融资计划、治理计划”4项指标,分值共20分,根据各指标表现情况赋分。标准对融资项目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基准值相比下降情况为依据进行评级。
基于上述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得分,将评价结果划分为3个等级:三星级(优异)、二星级(良好)、一星级(达标),为融资机构匹配相应差异化金融服务提供客观、透明的决策依据。
标准规定评价应包含初始评价、持续评价和最终评价3个阶段,在能源企业或项目申请转型融资支持时,融资主体应委托
第三方对其前一年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融资服务期内进行年度绿色低碳转型跟踪评价、服务期满后进行最终评价;金融机构依据融资主体初始评价等级,可为其在授信准入、授信提额、绿色审批通道、金融服务升级、可持续融资等方面提供差异化支持,对服务期绿色低碳转型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并依据最终评价结果确认转型融资服务是否需要调整或督促整改;若评价过程中申请主体出现任何作假或违反相关法律
法规、生态环境
政策要求的,评价结果将被取消。
“今后要联合能源企业、金融机构共同开展标准的试点应用,选择在能源领域有深厚基础、创新意愿强烈的金融机构作为首批试点合作伙伴,重点支持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能源转型企业和项目,形成‘标准—项目—融资’的闭环验证,推进标准落地应用见效。推动标准升级与体系衔接,强化标准联动,形成支持政策,更大力度、更高质效服务支撑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国网英大集团金融研究所所长吴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