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印发以来,生态环境系统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突出学思践悟,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持续推进作风建设、锻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工作。笔者认为,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好、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必将更好凸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色,更加扎实有力地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在生态环保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是人人普惠、万众共享的,时时刻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服务对象和范围十分宽广,与人民群众紧密关联。这就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工作方法上紧密联系群众,让生态环境
问题的解决之道从群众中来,具体实施到群众中去;从工作过程上全程紧密联系群众,无论是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调治结构,还是污染监测、专业治理、成果验收,都需要群众的参与和实践的检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要拓展胸怀,以天下为己任,心系公众环境权益和身体健康,密切联系群众,借智借力于公众。
在生态环保工作中求真务实。无论是搞监测、治污染,还是保障核安全、生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干没干出成效,公众能够直接看到、感受到,根本无法遮掩;如果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做法,在全民关注和自然环境、安全结果的印证对照下,很快就会现出原形。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工作正是长期从严从实,始终动真碰硬,查处了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取得显著成效。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更要坚持“严慎细实”理念,以“严”当头,从严开展审评许可和监督执法,确保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以“实”托底,科学务实,把握核安全工作实情和特点,讲实际、重实干、求实效。
在生态环保工作中倡导节俭。节约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在理念、制度和实践层面内在逻辑的体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资源节约工作始终紧密相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重大关系”时指出,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具有协同效应,两者相互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处处贯彻资源节约的要求。资源消耗集约化、合理化,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将最大化实现污染
减排和废弃物减量、最小化影响环境。要坚持节约优先、低碳发展、绿色循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污染排放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进一步提升发展质效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