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科学争论并未有定论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气候变暖和反常气候现象增加是气候变化基本趋势。但全球变暖是否就是气候变化的肇因,科学界对此尚有较大争议。一派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主
要由人类活动导致,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结果。
而其他科学家则认为: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并无必然联系,IPCC自己也承认极端气候与大气温度上升并无直接关联。不同的观点主要有:1.自地球形成以来,气候一直在反复变化;太阳辐射(黑子)变化对气候影响更大;2.所谓“水蒸气反射效应”(即水蒸气放大地面二氧化碳升高温度的作用)言过其实;3.二氧化碳作用被妖魔化,地球大气层历史上二氧化碳浓度比现在高或低的情况都有,与全球温度高低并无正比关系。
他们怀疑,西方国家炒作“全球变暖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出于战略利益考虑,以占领“气候道义高地”,并控制下一轮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目前低碳经济的关键性技术基本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他们认为,西方是想通过气候变化理论来固化其掌控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增加巨大成本,目的是阻遏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锁定发达国家工业化成果和优势。除了工业化因素外,实际上,目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反而大有助益,气象学家通常把相对温暖的气候称为农业“气候佳期”。还有就是气候变暖与环境恶化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经常被混淆。
而且,我们要注意,IPCC并非纯科学研究或学术机构,而是众多科学家参与的政治性机构,其宗旨是对科学知识进行综合评估,尤其是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
政策建议,供联
合国会员国参考,而不是为了探索和传播地球变暖的科学知识。这有点像国际评级机构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
简而言之,“碳政治”是按政治目的对科学研究的结论进行选择和评估,以产生可以发挥政治功能的科学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