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业协会会长: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工具

2015-3-30 22:46 来源: ideacarbon |作者: 新浪

2015中国(杭州)财富管理论坛于3月28日在浙江杭州召开。在期货与衍生品分论坛上,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刘志超发表了题为“财富的风险管理”的主题演讲。

刘志超在演讲中指出,财富管理可以说是对财富进行总体优化,从而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创造财富很重要,同时对财富进行风险管理,保护财富也同样非常重要。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和风险的逐步凸显,各类经济主体对财富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作为最重要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市场,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在财富的风险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快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创新发展,有效满足新常态下财富风险管理的需求,刘志超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加快推动场外衍生品市场建设,满足实体企业个性化财富风险管理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全球场外衍生品名义持仓总额达691万亿美元,约为场内持仓金额的9.5倍。总的来看,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规模远小于境外市场,也远小于我国场内市场规模。因此,下一步应加快推动场外衍生品市场建设,支持期货经营机构开展场外期权、远期、互换等场外衍生品交易,规范发展期货经营机构柜台业务,支持期货经营机构自主创设场外衍生品合约,并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第二,进一步完善市场品种体系和交易规则,增加市场广度与深度。目前,我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仅上市48个商品期货品种,3个金融期货品种,品种的数量和结构尚远远不能满足各类经济体对财富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下一阶段,应进一步拓展市场广度,继续推出大宗资源性产品期货品种,发展商品期权、商品指数、碳排放权等交易工具,逐步丰富金融期货及衍生品品种体系。同时,应进一步提升市场深度,不断优化市场套期保值和套利交易等相关制度,加大机构投资者引进力度,完善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参与者构成,促进市场风险管理功能的发挥。

第三,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培育一批专注于“财富风险管理”的期货及衍生品中介机构。今年协会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积极推动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目前,有39家风险管理公司在协会备案,101家期货公司完成资产管理业务登记。下一步,中国期货业协会将进一步推动风险管理公司业务的试点,并全面评估风险管理业务开展情况,对该业务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发布《风险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引导风险管理公司加强内部控制;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推动解决风险管理公司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同时,协会还将进一步制定完善期货资产管理业务规则与实施细则,推动资管业务的规范开展;加强对资管业务开展过程中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分析,积极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合作,通过研讨会、沙龙等形式,加强行业内外、境内外关于资产管理业务的交流探讨。

此外,芝商所(CME)荣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在分论坛上针对“美国运用衍生品进行财富管理的启示”发表了演讲。同时,永安期货总经理施建军、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厦门大学金融工程教授郑振龙也分别就不同主题发表了演讲。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高级董事总经理郑学勤、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海通期货总经理徐凌、浙江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洲等作为参会嘉宾就“期货及衍生品在财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圆桌讨论。

原标题:“刘志超: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在财富风险管理中作用不可替代”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