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中国虽然目前还没有
减排约束,但被许多国家看作是最具潜力的减排
市场。联合围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截止到2008年.中国提供的二氧化
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按照《京都议定书》中的清洁发展机制, 简称
CDM ,目前在中国境内所有减少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都可以转变成有价商品.向发达国家出售。这对我国减排任务较重的石油和化企业来说是~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专家测算.我国在2012年以前拥有通过
CDM项目减排的潜力约占全球的一半.CDM项目减排额的转让收益可达数十亿美元。
建立和完善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包括碳排放在内的
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利于整合各种绿色资源与信息,通过市场发现价格,用市场化的方法去规范各个企业的自主行为。应尽快研究建立全国统一
碳市场,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价机制:通过引入竞价机制充分发现价格,从而有效地避免暗箱操作。同时,专业的交易市场还是一个更有利参与国际市场的途径。因为,建立
碳交易市场,不仅有利于减少买卖双方寻找项目的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还将增强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定价方面的话语权。
从目前来看.我国与欧美国家在碳交易市场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现已形成的碳交易市场.主要还是以清洁能源发展机制为依据且基于实体经济减排项目的交易.而不是标准化的交易合约。大力发展碳金融,加快构建与完善我国的碳金融市场,这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及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变革都意义重大。最终还将有助于使低碳经济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我们要研究和借鉴国际上的碳交易机制,据此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交易制度,在逐步增加现有交易所市场的交易内容、丰富市场结构及扩大市场规模的基础上.适时推出碳交易的衍生工具.以此来提升我国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上的主动地位。
利用市场准入制度促进上市企业
节能减排并发展碳交易。将耗能和碳排放量标准作为公司上市必须达到的强制性指标之一,以此形成对上市公司
节能减排的硬性约束:同时鼓励和扶持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再就是允许符合发债条件的节能减排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以获得债券市场的资金支持。
商业银行应将节能减排项目作为贷款支持与利润增长的新重点。同时要积极创新贷款管理机制以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由于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碳金融”主要是依托清洁发展机制(CDM)的一种金融活动。因此,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是否敢于将低碳经济项目作为贷款支持的重点.这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广泛开展碳交易至关重要。
进一步启动风险投资市场和信托市场。鼓励私人和企业投资碳交易市场,对大型节能减排项目实行多渠道融资支持,并且与国际市场运作相结合,展开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业务。
创造适合碳交易与碳金融发展的
政策与法律环境。首先,政府政策目标要立足于全面提升绿色信贷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发展水平。加强培育绿色信贷需求,改革价格、税收、环保等体制,为绿色信贷的推进和私人资本的进入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其次,促进行业规则或惯例的统一,协调绿色信贷业务中的内容、标准和程序。尽快推动碳交易机制的设计.完善交易场所规则、确定交易平台和交易产品等,理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关系,并且针对未来我国可能承担的碳排放责任,深入研究其在区域间的成本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再有就是出台政府鼓励和优惠政策.支持金融业在碳金融方面的业务创新。目前还应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使人民币逐步成为碳交易的计价和结算货币,推进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作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