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期待“零排放”

2015-2-12 19:45 来源: 煤化工114论坛

环保新规压力下隐存机遇


环保新规压力下隐存机遇
●能源资源国情支撑产业向好
●清洁高效是现实选择
●迷茫期后或将渐入佳境

环保压力这么大,还要不要搞煤化工?中国石化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秘书长胡迁林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煤化工产业是中国能源战略转型的必由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现状和能源革命大背景所决定的。我们还是应该坚定看好煤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胡迁林认为,水资源和环境制约等问题是煤化工产业发展中的瓶颈,与其他新兴产业起步一样,关键看我们如何对待。只要正视、不回避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措施,还会促进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行业专家表示,我国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摆在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要么积极接受挑战,要么被淘汰出局。煤化工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先要实现企业环保的转型升级。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项目环评审批、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监管方面要求更加严格,对煤化工行业未来发展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北京火德恒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兴道向记者表示。

“随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和新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煤化工企业的环保压力将会更大。”王兴道分析认为。

但业内也有声音认为,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带给企业的不仅仅只是压力,也将包含许多机遇。

中国石油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冯连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明确提出 “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这些政策的出台,对煤制天然气在内的一些煤化工项目是绝对的利好消息。

胡迁林说,我国大气环境污染防控的巨大压力,加快煤炭资源利用方式从传统粗放式向高效、清洁利用的转变迫在眉睫。而煤化工恰恰是实现煤炭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最为现实的途径之一。发展煤炭深加工和高效清洁转化产业是我国能源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迁林也提醒一些煤化工示范企业,要“在示范项目运行中找到提高产品经济性和解决节能节水与环境问题等的方案,探索出一条清洁、环保、高效率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路径。”

冯连勇对此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我国今后推广的清洁高效的新型煤化工,尽管不是降低污染的最佳选择,但却是最现实的选择。大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燃煤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污染源。中国现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很难发生改变,如何提高煤炭的清洁利用率成为降低污染的关键,而新型煤化工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目前新型煤化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以生产石油替代品为方向,可高效利用煤炭资源,兼具节能、环保、减排等特点。以煤制天然气为例,相比直接燃烧煤来说,天然气可减少污染,节能降耗。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