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鑫: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绿色低碳转型是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4-5-17 13:40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马梅若

  5月13日,在“第三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谈到,气候变化是应对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绿色低碳转型是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宋鑫表示,作为一家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中国节能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生活更美好为己任,致力于擦亮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在发言中,宋鑫介绍了中国节能在“加大节能、减排、降碳力度”方面的相关工作。

  一是深耕主业,以绿色业绩谱写双碳答卷。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节能现已形成了节能与清洁供能、生态环保、生命健康三大主业,绿色建筑、绿色新材料、绿色工程服务三大业务,以及绿色低碳规划咨询业务的3+3+1的产业格局,探索形成了双碳方案编制+定制化服务,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清洁能源,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大数据+环境金融治理,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等多场景的综合解决方案,是我国节能环保领域的旗舰企业、地方环境跨区域治理综合解决方案的引领者、推动者,也是绿色生态圈的打造者和节能环保领域的智库。

  据宋鑫介绍,截至2023年底,中国节能在全国开发运营绿色园区53个,开发绿色建筑面积达330万平方米,运营供能能源站53座,实际供能面积2050万平方米,绿色电力装机容量达2193万千瓦,全年生产绿色电力27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098万吨,节约标煤841万吨;全年处理固体废弃物2536万吨,稳居行业第一阵营;全年处理污水30亿吨,COD总消减量达50万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强化担当,持续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智慧力量。宋鑫谈到,中国节能在绿色低碳发展中主动提供智力支撑,充分发挥自身政策、产业、技术全链条的供给优势,积极服务生态环境部、国资委、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家有关部委,开展了多项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气候投融资领域的重大课题研究。积极支持陕西西咸新区、北京密云区、深圳福田区等多个地方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协助发布了多个气候投融资项目标准、气候友好型企业和金融机构标准,开展了一系列能力培训和项目库建设工作,积极助力金融机构和企业践行双碳工作部署,服务和带动的绿色低碳项目投资超过万亿元。

  围绕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中国节能积极与相关国际组织、跨国公司进行国际交流合作,去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8次缔约方会议期间,成功举办中国角气候投融资主题边会,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积极成效。

  三是笃信实干,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央企担当。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起,中国节能定期组织对全集团系统性的碳盘查,建立了十三五时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最近两年中国节能对全系统700多家各级次的子公司又开展了新一轮碳盘查,进一步夯实了碳排放管控与碳资产管理能力。

  同时,中国节能还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中国节能员工绿色低碳行为倡议》,成立了中国节能双碳指导委员会,设立了碳达峰、碳中和事业部,组建了中国节能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积极保障集团绿色低碳转型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地实施。

  “此外,中国节能还在积极开展碳预算管理机制研究,通过实施碳预算,有序开展碳管理工作,总体上从顶层设计、制度体系、组织架构以及基础支撑等方面,中国节能正在不断提升自身对气候风险的管控能力,积极践行落实双碳目标的央企担当。”宋鑫补充。

  他呼吁各方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集复杂性、艰巨性、全球性于一体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集聚人才、资金、技术、标准乃至文化等各类要素资源,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包括民众以及有关行业协会组织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从政策机制、标准体系、国际合作等多方面进行进一步交流探讨。”宋鑫如是表示。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