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危机 每个人都在“最前线”

2024-3-28 13:26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赵姗

世界气象组织正在向全球发出红色警报。各国应共同努力,提高防范气候风险意识,加强防范和应对能力,共同应对气候危机,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全球共此凉热”,气候危机之下,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的《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地表温度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纪录。2023年,热浪、洪水、干旱、野火等影响了数百万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2024年地球可能更热。

世界气象组织在当天发布的公报中援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话说,所有主要指标都在发出警报,其中一些指标不仅刷新纪录,更是几近“爆表”。该组织秘书长塞莱丝特·绍洛说:“世界气象组织正在向全球发出红色警报。”

气候危机之下,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

人类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一个事实——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之一。当前,气候危机与不平等密切交织,日益严重的粮食不安全、人口流离失所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就是明证。尽管全球气候治理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气候变化领域的政治色彩却一再强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倾向不断显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完成《巴黎协定》实施情况首次全球盘点,结果显示,国际社会目前采取的适应措施和减缓承诺与应对长期风险及《巴黎协定》目标所需的行动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碳定价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工具。但由于国际碳定价合作的缺乏,各国间碳定价的差异可能促使其引入碳关税,进而掀起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潮流。同时,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化倾向加剧绿色产业竞争。虽然全球适应气候变化的信心有所提升,但大多数努力都是碎片化、渐进式、针对特定部门的,并且在各区域分布不均。

近年来,欧盟提出碳中和、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等针对气候变化的顶层设计,各国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欧盟希望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树立“气候政策先锋”的形象。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多变、挑战倍增、内外风险复杂交织,欧盟推进气候变化政策也面临重重阻碍。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世界气象日历年主题很少涉及气候行动,今年的主题也从侧面反映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感,以及各方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全球共此凉热”,气候危机之下,生活在多元共生的地球上,每个人都身处气候变化行动最前线,都应为减缓气候变化协力前行。

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是引起全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毫无疑问,减排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必修课。面对变化的气候,减少碳排放,每个人都在“最前线”。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践行低碳生活,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以个人力量为减缓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比如,从我国的出行来看,统计数据显示,交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10%左右。其中,道路交通在交通全行业碳排放中的占比约80%,于是,节能减碳就在我们每一次出行选择之中了。

绿色的出行方式包括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较短距离的出行尽量采用步行和骑自行车,既低碳环保,还可锻炼身体;较远距离的出行优先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也可以和其他人拼车;长途旅行能乘坐火车时就不乘坐飞机;购买汽车时尽量选择排量较小又能满足日常出行需求的车;在驾驶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注意避免猛踩油门刹车,节省燃油,减少污染排放物。

从大的角度而言,各国应共同努力,提高防范气候风险意识,加强防范和应对能力,共同应对气候危机,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而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少吃一份外卖,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